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危境挺身担当(第2/3页)黑土地传奇之过江龙

江县城已经不远了,江营长的车就在前面三里远的地方等待肖司令,请求指示!这一路上没有发xiàn

    异常情况,江营长觉得鬼子还不知dào

    我们离开队伍后去往哪里。”

    “一起上车,去跟江营长会合。”

    肖冬雪乘坐的车是带棚的,就是大户人家太太、小姐出门时乘坐的那种,不过套的是三匹马。江大柱他们乘坐的则是普通的马车,套的是四匹马,目的是在需yào

    的时候弃车骑马行动。一个兄弟接过兰玲手中的马鞭子,代替兰玲驾车,另一个兄弟则坐在了车尾,五人一起去跟江大柱会合。

    江大柱选择接头的地方是一个离开大路三里路的一个小山包,视线很好,水草也比较肥美,便于观察和撤离。

    “大柱,我现在任命你为总辅联络官,负责我跟‘三生门’以及队伍的一切联络工作,传达我的命令!现在你派两名兄弟去跟李中江司令联系,告sù

    他们先找地方隐蔽起来,听候指示。没有命令,绝不容许擅自行动!两名兄弟传达完命令后就立即返回,去富江县城北富旅馆找我们联系。”

    两名兄弟得令后,卸下江大柱车上的两匹马,一边吃着干粮,一边骑马飞奔而去。这些训liàn

    有素的兄弟们,知dào

    啥时候该紧张起来。

    “大柱,你们俩还赶着你们乘坐的车,去富江县城西北七、八里远的西小窑屯子,跟马玉川联系。他是老交通,很有经验,消息也比较灵通,把他带来见我。我在这里等你们,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江大柱奉命离开,前去接头。肖冬雪领兰玲、茹芬找了一个更有利地方,把马卸下来绊上吃草,三人则登上小山包顶上,休息等待江大柱他们。

    秋天已经到了,远近的庄稼地已经全部泛黄,就是脚下小山坡的草也已经枯黄衰败,翠绿不在。离得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体味的越深,心情也就感觉到越压抑。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昆虫也趁着中午的光热拼命地鸣叫、蹦窜,发泄着焦躁无奈的情绪。可现实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北方漫长的严寒冬季已经不远了。肖冬雪三人坐下来,吃着干粮充饥。一边不时警惕地观察四周,一边养神思考,情绪尽量不被眼前的衰败景物所影响。

    时间显得很漫长,太阳停在天上不肯动,江大柱他们也不见回来。兰玲站起来四外张望,茹芬也埋怨江大柱还不快些回来。

    “没有那么快,我估计来回最少也得六、七十里路,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兰玲先在这里瞭望一会,我跟茹芬去车里休息休息,一会让茹芬再来换你。咱们等大柱他们回来一起吃饭,兰玲在这附近划拉点柴火准bèi

    着,省得黑天碍眼。”

    望着日渐憔悴的肖司令背影,兰玲的眼睛有些湿润,她知dào

    肖司令这一段时间都在紧张焦虑的忧愁之中,但还要显得镇静,不想把情绪传染给大家。做为肖冬雪身边的侍卫,兰玲能体会得到肖冬雪此刻的心情,更对她临危不乱、事无巨细的举动十分钦佩,在心里默默为她祈祷祝福,更希望满洲救国军和‘三生门’尽快走出困境,总指挥和杨总理平安无恙!

    太阳落山以后,江大柱带着马玉川来见肖冬雪。一看就知dào

    路上跑的很急,两匹马浑身湿漉漉的,不住地打着响鼻。

    “没误事吧?紧赶慢赶总算到了,这路还真挺远。”

    江大柱三人跳下车,跑到肖冬雪面前打招呼。马玉川亲热地跟肖冬雪拉手问候,关切地说肖司令有些瘦了。肖冬雪拍拍马玉川的肩膀,把三人拉到她的车上坐下。

    “回来的正是时候,不晚。兰玲快去把马卸下来,让它吃草。跑的浑身是汗,马也是咱们的伙伴,要好好爱惜。咱们现在点火,把吃的烤烤热热,一起吃饭,边吃边唠。茹芬把酒也拿出来,大家喝点解解乏。”

    肖冬雪心里急着要打听总指挥和杨总理的近况,可又担心那是噩耗,犹豫着心里没底。借着兰玲、茹芬等人忙碌的空挡,肖冬雪向马玉川了解他所知dào

    的最新情况。

    “消息不是很确切,只是大概听说总指挥和杨总理都出事了。杨总理先在南满出事的,随行人员几乎都牺牲了,有传说杨总理也不幸牺牲,也有传说杨总理身负重伤。我都不信,一个月前杨总理还给‘三生门’来过指示,让停止一切活动,隐蔽待命,不听信任何谣言,不能自乱。我想这是鬼子的阴谋,坚决不信。总指挥更不可能出事,都传说他在江源出事,身负重伤,夫人也牺牲了,别信他们的,总指挥紫薇大帝下凡,神功盖世,怎么会出事呢?不过同门兄弟都这么说,也不住地相互打听,搞得人心惶惶。倒是听说张总办、花总办他们可都没事,安全脱险,其它的我也不知dào

    很多。”

    听了马玉川的话,肖冬雪轻轻摇摇头,她知dào

    马玉川也不会知dào

    很多,就没有继xù

    再问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