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片酬大翻天(第1/2页)松开那个好莱坞
好莱坞大部分有资格谈票房分成的明星,都无疑是万俱乐部的大明星。
但是在好莱坞,当制片厂和明星谈判片酬和分成时,一向都是以明星以往的票房成绩为参考便准。这也就是所谓的“票房号召力”。
像是9年代的史泰龙、施瓦辛格等动作巨星,在德国人“入侵”好莱坞时,就乘着东风,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马克外汇。
而像汤姆·汉克斯正式进入万俱乐部之前,也曾经凭借《阿甘正传》的票房分成大赚了7万美元。
而威尔·史密斯从去年的传记片《拳王阿里》开始,就正式收取万的固定片酬,而在今年即将上映的《黑衣人》以及已经谈妥的《绝地战警》中,他还将分别享有1%和%的票房分成。
所以,票房分成重于固定片酬的思想,从9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有志于成为顶级明星的演员们的理念。
所以即使约翰尼·德普现在落魄成了二流过气演员,But一旦接到A级商业大片,他和经纪人翠西·雅各布首先考虑的还是票房分成。
“什么叫与票房成绩挂钩的分成?”翠西·雅各布虽然一听名字就能猜到对方的意思,但还是故作不知的问道。
亨利也不以为意的微微一笑,随即解释道:“很简单,我们火狮觉得,以往纯粹依靠演员过往的成绩来定片酬的方法已经过时了。所以我们将会制定一套新的片酬和票房分成制度。”
亨利颇有些大言不馋的话,不由得让翠西·雅各布眼皮一跳。
从9年代德国人的资“入侵”开始,以及当时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一波接一波的票房核弹效应,为巨星索要万甚至是3万片酬提供了底气。
当时一锤子买卖捞得最凶的,大概当属斯皮尔伯格了。
1993年《侏罗纪公园》的票房加其他利润分成,就让他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地赚到了5亿美元!
这也是让希德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梦工厂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开启一家有分量的制片厂,那么就必须使用制片厂经营者的思维去经营这家公司。
降低不必要的成,提高影片项目身的利润率,就像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公司应有的经营理念一样。
但是斯皮尔伯格等人,身就是好莱坞大制片人、大导演以及大明星制度的受益人。不管电影有没有赚钱,制片厂有没有赚钱,他们作为电影项目的核心掌权者,首先只会考虑自己捞了多少钱。
这实际上就与他梦工厂老板的身份起了天然冲突,在这样可笑的组织结构下,梦工厂又怎么可能成为挑战七大片厂的存在呢?
亨利没有让翠西·雅各布多等,开门见山地道,“所以我们现在制定的片酬制度是这样的——我们首先会根据商业电影的制作和宣发成,计算一个盈利平衡点。”
“以这次的《加勒比海盗》为例,我们预计的制作成将是14亿美元,而宣发成则是3万到4万之间,所以我们预计的盈利平衡点就是球票房4亿美元。”
“同时因为约翰尼·德普先生扮演的是影片中,三大主角之一,所以他的片酬会与女主角林赛罗韩姐一样是5万美元。然后当片的球票房达到6亿美元时,约翰尼·德普先生可以获得5%的票房分成。当票房超过8亿美元时,我们则会支付5%的票房分成。”
“那么6亿票房的话,约翰尼能拿到的就是15万,而8亿票房则意味着4万。”翠西·雅各布快速的心算出了相应的结果。
“不错,我想这个分成比例,已经能够展现出我们火狮的诚意了吧。”亨利微笑着问道。
“虽然这样是不错,但是……”翠西·雅各布虽然对火狮给出的分成比例很是满意,但是她还不满足:“你们五部电影打包,都是使用相同的片酬和分成比例吗?”
“当然。”亨利笑盈盈地道。
“这未免太少了!”翠西·雅各布立刻反驳到,“根据好莱坞的惯例,每拍一部电影之后,我们都要根据明星的咖位来调整相应的片酬,你们这样一次性定下未来五部电影的,我们肯定不能接受。”
亨利微笑着看向翠西·雅各布,“好莱坞之所以需要大明星,是为了他们的‘票房号召力’。”
“不错。”翠西·雅各布点点头。
“但是我们火狮不需要‘明星号召力’,我们创造热门电影,制造当红明星,而不需要明星来成就我们。”亨利跟在希德身边时日已久,倒也学了几分大棒加胡萝卜的手腕。
“而且,翠西,请你别忘了。现在的约翰尼·德普先生,已经不是他‘明日之星’的9年代了。”亨利最后微笑着一锤定音的道:“我很想知道,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他还可能重返A级商业大片的舞台吗?”
翠西·雅各布面对亨利的咄咄逼人,不由得涨红了脸颊。
————————————————————
“我代表剧组,非常欢迎两位加入《无间行者》。”希德微笑着与对面两个大腕级老戏骨一一握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