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进军大西北(六)(第1/2页)大明天启录
在这里还得休整,因为下一步的需要穿沙漠地带,必须带足饮用水,并且离和田来近,必须做好打大仗的准备。rg这段的行军让明军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还遇到了大风,整整一天的急行军终于在晚上赶到了尼雅镇,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直奔于阗。在于阗城遇到了叶尔羌汗国的正式军队,而且于阗紧靠大山,于阗城是古时于阗国的都城,所以城墙是由石头砌成的,非常的坚固,叶尔羌汗国的士兵看到明军人多,就直接进了城里,看着固若金汤的于阗城,袁崇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强攻了,攀爬城墙是绝对不行的,估计把这几万人都填进去也够呛,唯一能够进去的只有城门。当然了,袁崇焕并不是害怕难攻,只是怕损失人马,骑兵使用不上了,就让他们从四面围住,不让敌人突围,进攻就选择东门一个门口,反正都是一样坚固。
在高高的东城门楼上,守卫于阗城的将军岱钦坐在靠椅上,看着城下的明军指指点点,口里着什么,大概他认为明军根就不可能攻下这座坚城,以为在这个没有火炮的时代想攻下这样的坚城基上除了围困以外,根就没有什么别的招数,像古代围城好几年的战事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不是攻下了城池,而是城里面的人都饿死了。在岱钦看来,明军要想围困于阗城基上是不可能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叶尔羌城的援兵就会到来,明军的后勤补给也会匮乏,到那时这部明军只有失败一个结局。
在东城门外的空地上,袁崇焕带着李鸿基、习令色台吉等人正在准备着攻城,一排排迫击炮摆在距离城门五十丈远的地方,一排排士兵站在距城门三十丈远的地方,刚吃罢早饭的的明军士气正足。
等到都准备好了之后,袁崇焕大手一挥,顿时迫击炮一起开炮,在城门两侧二十丈之内马上就陷入一片火海。坐在城楼上的岱钦对于危险好像有天生的直觉,就在明军迫击炮开炮的瞬间他就离开了座椅,扭头向里面跑去,这才逃得了一条性命,而其他的人则没有那样幸运,排炮过后非死即伤。其实,刚才李鸿基已经用击发枪瞄准了岱钦,只是袁崇焕没有下达命令,他也没有开枪,就是他的枪口方向让岱钦产生了一种被盯上的感觉,这也许就是老兵们常的预感吧,总之现在岱钦逃过了一劫。
接下来就是明军的击发枪在城门两侧五十丈距离内自由射击,至道这一段城墙上再也没有一个叶尔羌汗国士兵敢露头。这时就有二十多名明军士兵抱着特制的*冲到了城门下面,然后把*放在城门下面,牵出引火线,跑到安距离以后点燃,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就像天崩地裂一样的爆炸声响过,整个城门被炸成了碎片。袁崇焕也算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效果,也是吓得一哆嗦,这就更别还从来没有见过用*炸城门的的叶尔羌汗国人了。
炸开城门之后,明军士兵等硝烟散尽之后,这才派出攻击队形开始进城。城门里企图在明军进入时堵住门洞的叶尔羌汗国士兵,早在爆炸的时候死亡殆尽,城门两边二十丈之内的士兵也是震得七荤八素,进了城的的明军士兵迅速射杀附近的敌人,然后建立起简易的阻击阵地,后面进来的士兵马上开始扩大攻击范围,加下来就是五挺手摇机枪摆到了大街的中间。
明军炸破东城门,岱钦吓坏了,迅速的传令所有人马开始向东门调集,一时间叶尔羌汗国士兵鸡飞狗跳的向这里聚集,毕竟这是叶尔羌汗国正式的军队,行动非常快,就在明军的前沿阵地刚刚建好,第一批叶尔羌汗国士兵就冲了上来。在狭窄的街道里,面对五挺手摇机枪,再猛的冲锋也是徒劳,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大街上已经看不到冲锋的叶尔羌汗国士兵了,只要在大街这条直线上的士兵,无不被机枪子弹撕碎,吓得士兵们只好躲到胡同里。
接下来叶尔羌汗国士兵就在临街的胡同、住宅院里开始向明军偷袭,明军开始出现伤亡,毕竟对方的弓箭也是很厉害的。袁崇焕立刻命令士兵改变战术,留下一部分人守卫机枪阵地,其余的人分散组成组开始逐个胡同和院进行清剿。每个队三十人,五个人守住一个胡同口,在直线视线内不让敌人露面,然后逐个院落围剿,士兵们时刻保持射击姿势,遇到有抵抗意图的就直接击毙。习令色台吉的土默特士兵能够听懂叶尔羌汗国语言,他们就喊话,让遇到的人趴下,凡事不趴下的也就直接击毙。叶尔羌汗国士兵以马刀和弓箭为主,明军以火枪、臂弩、再配备马刀,这样战斗力明显不同,火枪快于弓箭,臂弩快于马刀,远的时候火枪射杀正在拉弓的士兵,突然遭遇就是抬手一只臂弩,然后再用马刀对付受伤的对手。这也是朱有孝从现代的巷战里面总结出来的战术,明军的配合非常的默契,总能在局部战斗中以多胜少,拿朱有孝的话,以多胜少,减少伤亡这才是王道。
明军有条不紊的缓缓向城里推进,岱钦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被打的节节后退,随着进城的明军来多,清理叶尔羌汗国士兵的速度来快,渐渐的明军就占据了半个于阗城。看到失败已经不了避免,岱钦只好带领残余的部下,打开西城门逃跑。
刚出城门不远,迎面就碰上了守候在这里的李鸿基,李鸿基前面布置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