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霁月残照染秋华(第1/2页)独揽倾城
昭王徒然离世,给王府带来很大打击,整个王府沉浸在悲伤中。
尤其对家人,王妃以泪洗面,悲痛欲绝,世子变得沉默寡言,虽然没把伤心流露在脸上,可是,从他把自己关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的举动来看,他比谁都难过。
昭王死后的第三日,锦春院,世子所居的房门再次打开,两天没露面的世子出现了。
运来是伺候他的近随,见站在门前的世子,扔掉手里的活计赶紧跑过去:“世子,您出来了。”
两天不吃不喝,世子瘦了一圈,形容憔悴很多,运旺心里不好过,低着头不忍见世子爷伤心。
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锦春院里的树叶凋零殆尽,木叶萧条,花草惨败,更显冷清。
莫晗目光的焦点落到片叶不留的秃树上,淡淡说道:“运来,准备一套孝服。”
无悲无喜,冷冷清清,听不出任何情绪。
运来一愣,偷偷瞄一眼,世子爷除了有点憔悴,脸上看不出任何异常,和以前一样。
难道世子爷从王爷离世的打击中走出来了?
“小的就去。”运来应了句,一溜烟跑出去,帮世子拿孝服去了。
莫晗看着秃树,自语道:“父王,你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杀你的人,孩儿不会放过他!忠孝,自古难两全······”
莫晗从最初的悲痛,渐渐接受了残忍的现实,心情需要过渡,等他整理好情绪,没再意志消沉下去。
王府需要他出面主持大局,他不敢保证日后会做出什么事,可是,莫晗明白,眼前最重要先把昭王的丧事办了,送他最后一程,让他入土为安。
其他的事,等办完这一切再说,有因才有果,他相信,那个人知道他的选择!
当朋客看到一身孝白出现在灵堂的世子,很是感慨,世子终于出来了!
王爷出事三天,灵堂设立两天,可是,却不见王爷的子女在灵堂为其守灵。
大公子边戍赶不回来,世子悲伤过度不愿见人,只有王妃独撑大局。
可是,不管莫晗有多难过,作为嫡世子,王爷举丧期间,不在灵堂为父守灵,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此时,世子来到灵堂,跪在王爷灵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下磕头,朋客们都有一种地板震裂的感觉,磕完头,世子光华的脑门已经鲜血斑斑。
看到这一幕,原本世子不在灵堂尽孝,对他此举颇有言辞的朋客们很是泪目。
磕完头,世子用丫鬟递过去的帕巾擦去脑门上的血,搀扶王妃,在众目下,世子说了答谢大家的致词,同时反省自身两天来的荒怠·····
态度诚恳,神情谨肃,赢得不少人的谅解。
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善,落人口实,即使莫晗是承袭昭王爵位的嫡世子,难免日后落下诟病。
莫晗不愿让昭王的名声蒙羞,以前的他根本不屑一顾应酬这些人,可是,今天不一样,从今以后,他都要和这些人周旋,打交道……
还有一些不看好世子的朋客,看着对众侃侃而谈的世子,徒然有一种感觉,这一刻,一向玩世不恭的世子长大了?
这一天的午后,昭王府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大殿下前来祭拜王爷,他是出现昭王府的唯一一个皇族!
虽说,早前皇上已经派人过来慰问,可是,毕竟不是皇家子弟。
众所周知昭王在朝中地位,是皇上倚重的臣子,原本以为太子会代替皇上过来看望昭王,事发三天,太子没能如他们所想出现王府,第一个出现在昭王府的皇族是大殿下!
一场葬礼,心思缜密的人,可以从中看出朝局走向,将来局面已初现端倪。
世子丧父,大悲大痛,心理处于薄弱阶段,如果,大殿下利用这个机会拉拢世子,朝局便是一面倒的局势。
一直以来,昭王府保持中立,明面上不参与朝中任何党争,其实正因为他的存在,太子地位无可撼动。如今昭王已故,太子仅有的靠山崩塌,要是大皇子果真有夺嫡之心,废黜太子就是瞬息之事!
现在,面对他仅有的后盾,太子竟然连昭王府都懒得过来,不如大殿下懂礼识体。
可能太子是打算王爷出殡那天才过来,可是,众人看到大殿下和世子携袂离开的身影,心里已然明了,和世子相交的先机已被大殿下取得,太子错过唯一站起来的机会!
昭王爷的书房,再次走进来,莫晗心里酸楚难当,这是从小父王教他习字的地方,前两天过来还没有任何感受的他,此时已是变了心情。
莫晗拿着书桌上的毫笔,没有蘸墨水,划在朴厚的纸上。
现在,他也不怕怠慢了大殿下,沉浸在怀旧中,淡淡说道:“大殿下叫我出来,想说什么?”
情况变了,将来的昭王,很多人都要顺着他的脾气,因为要拉拢他,求他办事!
可惜,虞昊轩没有拉拢他讨好他的意思,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不管莫晗如何蹦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