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就感(第1/2页)火爆医少
热门推荐:、、、、、、、
第三个人更年轻,戴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如果不是穿的比较成熟的话,是大学生都有人信。
事实上他也是刚大学毕业出來第二年,叫常奇伟,蓝市地人。
來他也算是这几人中唯一一个托关系进來的了,他父母觉得三零七医院不错,走的是办公室主任宋世强的关系。
杨天看了看觉得也沒啥大问題,总归要给年轻人机会嘛,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五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各有心思。
徐娟看着眼前的男人,身上自然而然的就散发出优感。
这倒不能怪她,毕竟她是从大医院里出來的。
就好像一个博士生混在一群科生中间,有优感那是难免的。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好苗头,不利于团队合作嘛,杨天准备有机会时敲打敲打她。
毕良平一脸沉静,感觉到杨天在观察他时,才和杨天目光对视,投去成熟男人的微笑。
杨天心中分析着,这一位从医院里出來应该是斗志昂扬,属于那种混不好我就不回去的类型吧。
他微微点头,不怕你有野心,就怕你沒能力。
再看下去,孔光远一脸茫然,双目放空,不知道神游哪里去了。
算了,只要医术够就行了。
最后的常奇伟,典型的九零后,不像以前的人那么注重上下级关系,见杨天看向他,却沒话,直接就问:“主任,有事。”
杨天笑道:“沒啥事,就是看看你,伙子挺帅的,”
常奇伟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主任,有眼光,”
杨天:“……”
你还能再逗比点吗。
一个诊室,白了就是一个公司,特别是在医院这种环境,每个科室都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不你能赚多少钱吧,起码你不能赔钱,到时扣掉人工水电,医院还得倒贴给你们房租。
虽医院的房子都是医院自己的,但房子的使用也是要算成的,毕竟这年头就是搞个什么男性科、泌尿科分包给莆田人,一年也是大几十万的效益呢。
所以,起码的效益是要有的。
若是以前的杨天,单打独斗沒问題,但做一个科室肯定还是会底气不足的。
所以不得不感谢下南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赵荣院长,让杨天当了一段时间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主任。
这一段经历让杨天得到了在管理上的锻炼。
杨天在观察几人时,几人也在观察杨天。
医学也是一门经验学科,通俗点和木工啥的一样,经验很重要。
虽來医院后都是套化验,但同样的症状,有经验的老医生和沒经验的新医生给出的诊断就有可能截然不同。
很明显,杨天的年龄是硬伤。
杨天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这次他不准备再露一手了。
开玩笑,哥是当领导的,又不是耍猴戏的,遇到每个质疑的人都要露一手,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啊。
而且不会显得太l了吗。
此时应该靠级别,靠职位碾轧过去啊。
你们别管我到底怎么混到现在位置的,就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就行了。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我先简单介绍下咱们科室吧,”杨天开门见山的道,“咱们科室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中医理疗,你们谁如果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可以毛遂自荐一下,”
到这,他停顿了一会儿,这是等回答呢。
果然,毕良平举手道:“主任,我以前在县医院倒是做过中医理疗,能力不敢,但经验还是有些的,”
“很好,”杨天点头,“那这一块你先主要负责一下,明天如果有人要理疗的话,我也看看你的技术,”
“行,”毕良平很开心,初來乍到就能加担子,对于有上进心的人來,沒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
“还有其他人吗。”杨天又问。
过了一会儿见沒人回答,杨天就继续:“当然,除了中医理疗以外,别的病咱们也是会看的,但问诊台和挂号处那边会主推中医理疗的病人给咱们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新科室成立不容易,得打好招牌,”
常奇伟迷糊了:“怎么搞的跟拉业务一样,还要别人推荐。”
这下不止杨天,其余几人也都笑了起來。
就常奇伟还一脸迷茫的看着大家,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呢。
杨天对毕良平:“老毕,你解释给他听听,”
“是,”毕良平恭敬的回答,然后对常奇伟,“常啊,你可能工作经验比较少,对这些情况不是很清楚,咱们是一个新的科室,如果沒人推荐的话,患者怎么会知道咱们科室呢。假如,你颈椎疼,你对医院又不熟悉,來医院肯定问挂号处的人你挂哪个号,别人推荐咱们中医内科,他不就來咱们中医内科看了吗。”
常奇伟这才恍然大悟的点头。
杨天拍了拍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