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藏刀入鞘(第2/2页)虎痴

、俊杰,但这些人一则家声不显,难以成为大的助力,二则才能也有限,只是‘例行公事’之下的聊胜于无。

    反让许褚印象深刻的是郡中豪强之多、之大,都比在鄢陵县时遇到的要强过许多。这些家族少的养了百余死士、门客,大的甚至从众近半千,这里说的门客、死士,不是故往那些大户人家吃不饱饭的、被逼无奈的徒附,而是真正能杀人放火,纵横江河,堪为爪牙的人。

    怪不得庐江能出现十万多人的叛乱,恐怕并非只因为江夏蛮的缘故。

    郭嘉等人见到此状,亦同许褚一样惊讶又头疼。

    客观上来说,许褚刚到庐江,跟士族打好关系是应该的,而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其实眼下也真不能拿他们如何如何。地方上的豪强,是任何一个做‘长吏’的都避不开、逃不了的问题,强行打压,施以暴政肯定会激起变乱,可一味地忍让也是不明智的选择。正确的办法许褚不是不知道,在鄢陵县时他就做过——软硬皆施,打压一批人,收拢一批人,最后让他们服服帖帖。

    许褚头疼的地方就在这里,眼下是什么时节:讨伐董卓势在必行,估计不出几个月,十几镇诸侯联军就要兵进洛阳了。许褚当然不肯缺席,于是为了尽快得到庐江郡本地的支持,为即将到来的讨伐董卓备战,他也只能暂时放弃整顿这些大小豪强的打算。

    许褚藏刀入鞘,有违本意,也有违世人标榜给他的‘豫州猛虎’的称号,可不得不说,效果还是可以的。至少那些士族,那些豪强,都觉得许褚一应政事仿效陆康旧例实在是太明智的选择,当然,这是因为他们的既得利益得以保存下来。

    半个月下来,郭嘉等谋士,乐进等武将,也都对庐江的情况有了些了解。行至最后一个居巢县时,文武都来找许褚进言。

    不为别的,郡学、访士虽然重要,毕竟都是为长远计的‘虚’事,接下来马上要着手干的便是‘实’事了。

    ‘实’事当中,又以农桑事为首,所谓耕战合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人总结出来的名言都说明打仗跟农事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关系。有好的农业基础,才有可能换来兵事上的胜利。

    这一点在枣祗、曹操等人身上尤其体现的淋漓尽致。

    许褚知道曹操真正的崛起不仅在于兵精,更在于粮足,有了这一‘前车之鉴’,再回到舒县后,许褚马上又着手准备第二次出行郡县。

    出行前准备当中的十天时间里,许褚倒是得来一个不算惊喜的惊喜,还有一个不小的惊喜。

    前者说的,是李整终于从山阳郡回来了。许褚自没忘了李整,这个李典的从兄,随他去洛阳时表现得可圈可点,武艺不错的同时,还很有胆略。攻打宫省时,他与乐进一起身先士卒,在邙山脚,跟董卓军中郎将胡轸动手的是乐进,但李整也在一旁随时准备出手,面对凶名昭著的董卓毫无惧色。

    光这两件事,李整就值得许褚重用,更别说他这时候还带了一些山阳郡的义从。

    另一个人,许褚却是差点把他给忘记了——黄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