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敢怒不敢言(第2/2页)虎痴

   想到接下来马上要去视察农桑,许褚不由苦笑:即便将郡中农事治理地井井有条,到时候我发兵去往中原,附近群狼环顾,离庐江较近的郡,九江、江夏、汝南、豫章、丹阳各郡都有领土接壤,每个郡守都不是省油的灯,不用说隔着江夏郡还有长沙太守孙坚,或是讨董结束后的大敌,本郡的农业真就能保住么?难说啊。

    许褚心生退意,但农业是根本,关系到一郡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不花点心思上去还真不行。不说治理如何,州府、州中各郡那边先得划清界限,不能让其把庐江当成予取予求的‘粮仓’。

    之前带着礼物送至州府的费良次日回到舒县郡府。

    堂前奏对,费良将在州府所遇之事徐徐报于许褚。

    在费良达到州府之前,陈温已经得知了州吏被杀一事。温厚如方伯陈温,第一反应也是异常恼火。

    上任扬州以来,陈温手握朝旨,依靠从汝南来的亲信如现任九江郡守的刘邈,慢慢站住了脚跟。可实际上,陈温在于扬州本土士族的交锋中是没有讨到便宜,反而落了下风的。陶谦在丹阳郡召集人手远赴徐州,郡守周昕自此与他交恶,而豫章、会稽、庐江三郡太守也都对州府阳奉阴违,陆康更是仗着资历与功绩屡次上书,要他不要对各郡盘剥过甚。陆康表面上对他尊敬,周昕明里暗里都反对他的政令,只有吴郡太守盛宪和他交好。也就是说,扬州六个郡,真正握在陈温手里的只有一个半,九江郡跟自顾不暇的半个吴郡。

    好不容易等来了同为豫州人的许褚担任庐江太守,不想许褚一到,就杀了一个到庐江征粮的州吏,结结实实打了他一个耳光,陈温岂能不怒从心来。

    可真要下手对付许褚,陈温又自忖难办。

    首先,州吏私杀亭长,陈温自当理亏;其次,许褚不好对付,不好对付在两个方面。

    一是许褚兵强马壮。许褚浩浩荡荡数千部曲自鄢陵而来,早就惊动了扬州各郡,这数千部曲非是乌合之众,而是屡有战绩的能战之军。陈温本不通兵事,真要动起手,即便他是一州之长,胜算或还是许褚更高一些。

    二是许褚靠山硬。许褚拜庐江太守,可以说是托了袁绍、曹操等人的势力,袁绍花心思让许褚到庐江,本就是以防万一,为将来做打算的;有袁氏这个硬如磐石的后台,同与袁氏有交情的陈温便不能轻易对付许褚。

    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结论自是陈温不愿意因此事把许褚逼到对立面。可就这么忍气吞声,他本来就剩下不多的威望就更加受损,后果可能是朝廷不得已换了他尤未可知。

    左右为难下,当陈温接见了费良后,收下礼物,几乎什么都没说就把费良打发回庐江。

    陈温在等,不仅是在等许褚后续的态度,也在等州中其他各郡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