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九江巨寇有威名(第2/2页)虎痴
蒋钦笑了,“堂堂庐江太守,就值一百劲弩?周太守若如此敷衍小人,还是另请高明吧。”蒋钦能和周泰在九江郡干的风生水起,自也不是全无心机之人。一百劲弩,放在以往确实是很厚道的价码,但考虑到对手是许褚,蒋钦就不能不坐地起价,多要些东西。
丹阳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或者说可堪为天下精锐的兵源。
周昕眯着眼,读懂了蒋钦脸上肆无忌惮的笑容。
......
......
二十日后,即许褚巡县十余日后,一行人已到了阳泉。
原本安排的半月行程,因为一些原因,却是不得不延长了。庐江郡各县的农桑倒不好不坏,各县的官员也都对农事驾轻就熟,让人担忧的,是各县的防务。
陆康去到豫章郡代替原来的太守、因病去官的周义,将庐江郡一应武将都带去了豫章,郡兵自然也都带了去。
说是郡兵,实际上现今天下一百多个郡守、国相,又有几个还老老实实地按照朝廷的规制组建部曲。这些郡兵多是陆康提拔上来的武官是私人部曲,也即是陆康的私人部曲,所以才肯跟着陆康去豫章。
阳泉跟蓼县,是庐江郡离汝南最近的两个县,也可以称之为门户了。蓼县许褚已经去过,与其余的县比较起来没什么不同,但阳泉则不然,最大的不同,当是县中少了许多豪猾之辈。
一路过来,经过本郡人士何桢的介绍,许褚对庐江郡的豪强情况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一个县、一个乡里头,总有些大姓筑起庄园,豢养大批剑客、侍从。而且有的地方的大姓,好几家联合起来,聚众竟将要到了千人之数,试想一个县的常备县卒总共才多少人,这种情况下该县的县吏恐怕也是不敢触怒这帮人,‘分而治县’了。
阳泉很诡异的没有这样的豪强。
许褚把阳泉县的县长、一干县吏招来问话,得到的答案让他惊讶——是因阳泉县在淮水边上,而淮水的另一处边上离阳泉百二十里的下蔡县,有这么两个名动江河的巨寇——周泰,蒋钦。
遣散县吏,许褚问向左右,道:“便是江河之中有巨寇,缘何会让阳泉的豪强为之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