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建制初成(第2/2页)虎痴
跟郭嘉他们商议建制的问题。
袁绍在起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封了个‘车骑将军’号。看似多此一举,实际上对袁绍来说很重要。汉家制度,郡国兵无诏不得外出,这也正是周昕意在霸临扬州,却只能先在背后搞搞小动作的原因。今次为了讨董,为了‘名正言顺’,袁绍不得已自封了车骑将军,给曹操、许褚、张邈、鲍信等等人都封了个行某某将军的称号,方便行事。再有一个因素,袁绍为了压住袁术的后将军,能更名正言顺的成为盟主,也一定要给自己冠上车骑将军的头衔。
换做许褚也一样。
进军在即,将要用兵,帐下的文臣、武将都没有被正式任命,这显然是不太好办事的。同时也为了能将军队统一协调,方便指挥作战,这个建制是必须搞好。
许褚麾下现有近万士卒,有从颍川征募来的部曲,有麾下武将从各地带来的义从,有在庐江郡征募的青壮、县卒等,还有从丹阳郡募来的丹阳兵。成分复杂的情况下,许褚以之前任命的五个军司马、五个军侯为基础,将新来的庐江兵、丹阳兵六千人整合为部。
汉家军制,‘一个军’分前、中、后、左、右五个部,五部之外,或还有数量不等的别部。
许褚遂将乐进、李整的兵马补足两千人,以乐进为部校尉,以李整为司马,是为前军。前军之中,又以乐进的‘先登营’与李整骑兵、山阳义从为主力兵马。
前军之后,将甘宁、周瑜的部曲补足两千,甘宁为部校尉,周瑜为司马,是为后军。这部分人,亦是以蜀郡豪侠为主力部队了。
中军是许褚自己率领,所以便以典韦所领虎卫为中坚,扩充至一千五百人,一半为虎卫,另一千人则是从颍川带来的义从中挑选而出。典韦为部校尉,左衡为司马。
左、右两部共计四千人,王阑、李通为校尉,陈恭、子范为司马。
五部之外,另有二别部:以费良为督粮校尉,宫严佐之;以宫肃为别部司马,黄劭佐之——这也算是兑现了对黄劭的承诺。这两个别部多以应征的民夫为主,作为后备兵马,只有宫肃跟黄邵手底下有四百颍川义从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