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荆州变天(第2/3页)虎痴
情进行到了这一步,恐怕梁县对他的意义并不大了。”
戏忠想了想,说道:“主公的意思是……要等董卓准备离开洛阳时再进兵?”
许褚重重点头,说道:“洛阳山河四塞,非是我等一路兵马可破之。河内、酸枣不出兵,我等终究不能攻入雄关,如此,还不如整顿兵马,运送粮草,静等时机。”
众人皆以为然。
假如从多个方向进兵,董卓应对起来难免会顾此失彼,可实际的情况是,除了许褚这边,再无第二路兵马对董卓造成威胁,这样的话,还真不如等着董卓即将离开洛阳的时候再发动进攻,那个时候胜算就会大一些。
不仅是许褚,曹操、孙坚也是这么想的。曹操兵马损失严重,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元气,而孙坚此时正在为自己的兵粮头痛着。
又过两天,果如许褚说的,胡轸、徐荣‘兴致勃勃’地率兵南下,半途中得了董卓固守两关的命令,不得已而返回。另一方面,荆州刺史的人选也确定下来——刘表,不仅确定下来,刘表这时候已经抵达至宜城。
几乎同一时间,许褚又收到消息——武陵太守曹寅弃官而逃。
荆州彻底变天了。
许褚细问详情,得到的情报是:曹寅先前在逼死王睿一事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正是他矫诏光禄卿的命令,让孙坚杀了王睿,因是之故,王睿死后,他豢养的死士不敢对孙坚下手,于是就跑到武陵郡刺杀曹寅。曹寅一日数惊,最终没有顶住,干脆弃官跑路。
身在鲁阳的袁术,比许褚更早得知了刘表到宜城、曹寅弃官走的消息。不同于许褚对刘表的看重,袁术反而对此大为欣喜,他对左右道:“刘表腐儒也,不足提,今朝廷派他来荆州,倒是对我大有利也。”
袁术狂妄自大,自不知刘表其实是很有才干的人,左右有对刘表了解颇多的,便劝说道:“刘景升党人‘八顾’,天下知名,比之王睿不知强了多少倍,加之其乃汉室宗亲,将军切莫轻视之,还需派人去到宜城,密切注意其动作。”
袁术冷笑道:“卿多虑也,汉室宗亲算的了什么?党人又算的了什么?无需多言!”一句话,呛得左右讷讷无语。
过了一会儿,袁术又道:“诸卿且说,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袁术虽是名门之后,可众人都知他有“汉室衰微,不可复振,可取而代之”的不臣之心,便俱道:“荆州大乱,固对将军大为有利,可眼下将军尚还不能速取之。”
袁术疑道:“怎讲?”
“便是曹孟德与那许家子了。”
一想到许褚表曹操为颍川太守,袁术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要跟他作对啊。试想,若在颍川却有个实力强大的曹操,孙坚的这个豫州刺史可能就要泡汤了。而孙坚若不去豫州,那他就只能回长沙,长沙在荆州之内,等于将来是要跟自己抢地盘的。
袁术并非蠢笨至极的人,他的愚蠢,多半是因为与身俱来的身为袁家嫡子的优越感,许褚‘恰到好处’地表曹操至颍川郡,很有可能让他跟孙坚化友为敌,非常不妙。
遂问道:“当如何应对?”
左右有人答道:“一者,将军当速与孔豫州联络,二者,将军当速将南阳握在手中。”
“噢?”
“孔豫州与曹孟德、许家子有深仇大恨,将军当利用之,许其以利,共谋许、曹。待许、曹失势之后,再驱孙坚攻豫州,必能克之。”
袁术喜道:“此计不错。只是不论如何,许、曹目前与我同为讨董联军,似乎无有兴兵之理。”
与孔伷合谋,那定然是要动刀兵的,一旦动了刀兵,那转圜的余地就没有了,再一个,其他人会怎么想?许褚还好说,曹操跟袁绍、张邈等人关系这么铁,能轻动么?
因此犹豫。
左右劝道:“将军今在鲁阳,声势固然很大,可终是只有后将军之衔,于荆襄一地乃是客军,万一事情有变,难免受制于人,是以必须尽早谋划。如今天下,将军兄长袁本初在河内招兵买马,延揽四方英雄,聚集海内智士,欲逐韩冀州而自领冀州之地,又听说徐州刺史陶恭祖,以丹阳兵为爪牙,以臧霸诸将雄据泰山,已掌东海、琅琊、泰山三郡,并有心取广陵、彭城两地,将整个徐州收入囊中;再又有许家子、曹孟德在颍川一带日夜谋计,逼迫孔公绪,其意不难测也,当在图谋豫州。天下已是大乱,群雄逐鹿指日可待,将军若不及早应对,属下怕日后将军无力与徐、冀、豫三州争锋。”
袁术仍旧不太愿意联合孔伷,他说道:“孔伷徒有虚名,虚枯吹生之辈,怕是不足与谋。”
听到‘路中悍鬼’瞧不起‘虚枯吹生’,左右继续苦苦相劝:“孔豫州虽不擅兵略,总归有着数万州兵,若得其助力,即便不能马上将许、曹赶走,得荆州对将军来说不就更加容易了么?”
袁术这才矜持地点点下巴,说道:“罢了,便遣一人去阳翟见见孔豫州。”
末了又道:“去信一封到乌程候处。”
孙坚得信之时,正是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