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孔伷归心似箭,华歆明珠暗投(第2/3页)虎痴
少,应该是奋发图强,徐徐谋划如何再接下来的时间里,打几个漂亮的胜仗扭转颓势才对。可孔伷不仅没有知难而上的意思,甚至打起了退堂鼓,这让孔德灰心无比。
试想,孔伷若是就此灰头土脸地返回州府,接下来怎么办?
天下大乱,诸侯并起,难道他孔公绪还指望着自己能靠着所谓的‘名士’之望守住自己的地盘?便不说讨董结束后应该会回庐江郡的许褚,曹操可是被许褚表为颍川太守,曹孟德的名气本就不比孔伷来得低多少,经过此次讨董,更是后来者居上,他又是袁党中坚,朋党遍布天下,加且老家就在沛国,乃是睡在孔伷身边的一头虎狼,就这么灰头土脸地回去,怕是人家花不了多大力气,就能把自家按在地上摩擦。
除了曹操,更有南阳的袁术、孙坚,荆州的刘表,以及东边的陶谦。这些人个个都不是善茬,可以预见,孔伷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严峻的形势。
想到此处,孔德不由担心起自己的将来来。
孔伷非是可以辅佐的明主,那么他该何去何从呢?选择有一些,比如去北海投靠同族的名士孔融,又比如去欲与袁绍试比高的袁术那里。
如是思索一阵,孔德便也无心替孔伷出谋划策,顺着孔伷的话淡淡说了句:“许、曹二人不识礼数,豫州大可不必与他们为伍。”
孔伷见了孔德的神色,大概也是猜到了点孔德的心思,便更加心灰意懒,召来心腹,简单交代了几句后,约定五天后正式拔营归州。
顺便,他还不忘写一封信派人送给袁术。
......
鲁阳,袁术府邸。
因得了一个消息,袁术心情非常好,这消息便是刘表被困在宜城,没有办法抵达州治所汉寿到任。
“刘景升贵为汉室宗亲,被朝廷委任为州刺史,竟无法到任,足发一笑,足发一笑!”袁术笑道,“我已听说这是董卓老革为某布置下来的驱虎吞狼之计,不想那刘表颇是无用,至多是一只病猫罢了。”
左右闻之,亦都哈哈大笑,言语间对刘表多加戏谑之词。
忽有一人出列说道:“将军,刘荆州再如何,终归乃是闻名天下的党人,八顾之名,当非浪得。他有朝廷的正式任命,便是有了大义;有名扬海内的贤明,便是有了立身之资,荆州多有士族、豪绅盘踞,那些人极有可能会在刘荆州身上下注,希望能立下‘拥戴之功’,从此得居荆州高堂,将军不能不小心对待。”
有人唱反调,袁术当即打眼看去,原来是刚到帐下没几天的平原名士华歆华子鱼。
“华君此言何意?”袁术眯着眼,没好气地说道:“某既在南阳,那些人如去投刘表,便是那些人有眼无珠,毫无远见。既然毫无远见,某又何必重视?”
华歆闻言,顿时无言以对。
袁术的逻辑真让他为之震惊,看了看堂中其他人,个个眼观鼻,口观心,似是对此习以为常,华歆暗暗叫苦。
华歆是实干家,遇到些许挫折,当下也不泄气,继续苦谏道:“将军,我闻自将军与孙文台起兵后,州中多事之秋,内实空虚,如今长沙郡已被吴郡人苏代豪取,拥兵自重,自为太守,又有华容长贝羽骄兵作乱,各郡百姓苦不堪言。当此之际,不乏有人会寄希望于刘荆州能拨乱反正,还荆州一个太平,故而......”
袁术拂袖道:“汝不要再言!”
华歆一惊,顿时住口。
堂中其他人同情地看向华歆,一些有才干智慧的,心中顿时想道:“华子鱼啊华子鱼,你怎么能跟袁将军这么说话呢?即便你说的对,不顺着他的毛摸,他也听不进去啊。”
华歆的分析,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将刘表可能起势的前因后果都表达的明明白白。问题是华歆刚来不久,不清楚袁术的脾气,他言语里的‘将军与孙文台起兵后,州中多事之秋’,不正是在质疑袁术么?所谓的多事之秋,明显就是在说故南阳太守张咨、故荆州刺史王睿的身死,以及故武陵太守曹寅的弃官而逃。
这些事情的发生,作为屯兵在鲁阳的此路最强诸侯袁术多多少少有点责任在,如果没有他的默许,孙坚能有这么大的胆子?便不是他授意的,因了孙坚投靠在他麾下,他也浑身是屎,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袁术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哪里还听得进去其他话。
忒自喝了杯闷酒,袁术怒气稍减,才说起梁县的战事来。董军已然退去,梁县暂时无碍,这亦是袁术心情不错的原因之一。不过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讨董,袁术还没有想好。他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当即就有一谋士出列回话。
“孙坚、桥蕤均是善战之将,将军英明,令他们驻兵梁县,故而董军不能克之,而将军之威名,从此天下得知了。”
袁术满意地笑了笑。
一旁沉默着的华歆不由苦笑,难道袁公路此公,非要先奉承他一番才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么?
又听刚才说话的谋士继续道:“今虽赖孙、桥二将抵挡住了董贼的兵锋,可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