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出兵复洛日,为时不远矣!(第2/3页)虎痴



    许褚便笑道:“刘荆州正直君子,海内知名,我久仰之,可惜无缘得见。”随后起身走向曹操,说道:“借一步说话。”

    两人便来到偏室,许褚说道:“孟德兄,刘景升与袁公路,你更喜欢哪一个入主荆州?”

    曹操叹道:“荆州的事情,愚兄早就想跟你谈一谈,只是俗务繁身,一时竟忘了。”顿了顿,曹操斟酌道:“袁公路出身显贵,其性骄狂,此时当有气吞荆、豫二州之志,此前他曾暗通孔伷,欲对我等不利,显然是将我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荆州若是被其所得,你我无安宁之日。”

    许褚重重点头,说道:“话虽如此,可二次讨董在即,你我无多余兵力,万一这时候袁公路联合宗贼,恐怕刘表将无力抵挡,唯有败亡一途了。”

    两人默然良久,各自盘算着。

    曹操日后将久居颍川,袁术是他的主要对手,比起刘表来危险多了,故而曹操对这次刘表使者的到来非常重视。

    许褚则是看中一方面看中了刘表这个潜在盟友,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他知道荆襄多名士,若与刘表搞好关系,以后来荆州延揽人才,当会方便许多,而且袁术这个人始终是个祸害,不能让其坐大。

    回想过去自己所知的刘表入荆州后的细节,许褚灵光一现,说道:“孟德兄,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两封信足矣。”

    “嗯?”

    “一封去宜城,一封去梁县。”

    许褚当即与曹操细细分说,曹操听后,抚掌大笑道:“好计策!”

    ......

    ......

    宜城,刘表住所。

    当张允带回来许褚的信时,刘表正与蒯越、蒯良、蔡瑁三人谈论荆州时局。因与许褚、曹操结盟的事情关系体大,张允到达宜城后,刘表暂停了会议,马上召见了张允。

    从张允处得知许褚跟曹操的态度后,刘表大喜过望,与众人说道:“我的大事有着落了。”看过许褚的信后,刘表更是惊奇道:“我闻许仲康乃‘豫州猛虎’,但看其信,却不失为智计出众之人,奇哉怪哉。”

    他将信传阅下去,众人看过后,亦是惊奇非常。

    原来在信中,许褚先说了他跟曹操愿意帮助刘表,而且也有把握让袁术在短期内无心掣肘除南阳郡以外的荆州六郡,但是因为曹操的颍川郡跟许褚的庐江郡都是跟荆州接壤的,在刘表得到荆州后,必须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帮助许褚、曹操。

    之后,便是许褚向刘表提的建议。

    宗党方面,许褚说宗党首领多为残暴贪婪之人,他们的部下实际上与他们是离心离德的,素闻蒯良、蒯越在州中颇有人望,可让他们引诱宗党首领前来会面,这些人定不会起疑心,到时候就可以将他们处死,然后依靠蔡氏、蒯氏的人马奇袭各地,从容收编这些人的部下。如此一来,内患尽除。

    袁术方面,许褚建议刘表将州治所从昌邑移到襄阳,在襄阳布置重兵,就可以很好的守住北面,再在江陵布置一支兵马,让心腹重将把守,南面也就可以守住了。如此一来,外忧也就不堪一虑了。

    ......,刘表叹道:“异度,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蒯越,字异度。

    就在刚刚,他就跟刘表献了一计,计谋所言,和许褚一般无二。

    蒯越亦是难以置信地说道:“我久居南郡,所以能出此计不足为奇,然许侯远在颍川,却也能因地制宜,端得让人五体投地。”

    蔡瑁闻言,面有得色,联合许褚、曹操的计谋正是他提出的,现在看来不但此计得售,许褚还给刘表出了计策,可谓是意外之喜,他自是非常高兴。高兴之余,对许褚信中提到的据守襄阳、江陵两地,蔡瑁深以为然地说道:“方伯,襄阳、江陵两地,确为南郡之南北重镇,瑁以为,待宗贼伏法后,当分派重兵驻守。”

    刘表颔首道:“德珪所言甚善,既如此,异度,就请你辛苦一趟了。还有德珪、子柔,即将用兵,也请你们速速返乡,纠集人手,以待不时之需。”

    说完,刘表离席朝三人深深行礼,“拜托诸位了。”

    ......

    ......

    刘表那边派蒯越引诱宗党首领,派蔡瑁、蒯良在中庐、襄阳两地募兵,布置得当之后,第一时间又让张允带着回信赶到阳翟面见许褚、曹操。

    在太守府见过张允后,许褚当即返回军营,召众文武议事。

    “主公写给孙将军的信,鲁阳那边也传来消息,据说孙将军与袁公路在堂上为了讨董还是讨刘一事互相争执,最终不欢而散。”郭嘉微笑道。

    许褚写给孙坚的信,正是此次应对荆州局势的点睛之笔,因为他知道孙坚是一心一意要讨董,从而为自己求得天下名望的,而袁术则是卯足了劲要拿下荆州,为自己将来争霸天下做准备。他们两个有着根本性的矛盾,只是在平时,两人互相利用,并不显现出来,而经过许褚写信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