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在帐中坐,骂从天上来(第1/2页)虎痴

    许褚摇首叹道:“卿何必相问,洛阳历经劫难,原先的姹紫嫣红开遍,如今已尽化为断井颓垣,早就不是卿记忆中的繁华洛阳了。”

    蔡琰低头咀嚼一番,觉得许褚脱口而出的话里颇具诗意,嫣然一笑,盈盈而拜,转身离去。走了两步,忽又回头道:“这次的诗会,不知君侯可否会参加?”

    许褚自嘲道:“在下一介武夫,或会来凑个热闹,参加就不必了,免得贻笑大方。”

    目送蔡琰的背影消失,许褚不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果然‘大家之作’还是不能信口拈来的,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头那句旷世名句,被他临时起意,略做改动,结果话一出口,落入有‘才女’之称的蔡琰耳中,竟问起了他会不会参加诗会。

    不过细细想来,现今仍未出嫁的蔡琰,不正是与那牡丹亭中的杜十娘一样,成了‘忒看的这韶光贱’的锦屏人么?

    收起心思,许褚回到帐中。

    郭、辛等氏组织的这次诗会,诗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次郡中名流互相交流的舞台,这样的盛会,又正好是发生在洛阳光复后不久,许褚是不能错过的。即便他不愿掺和,身为东道主的颍川太守曹操,也一定会拉着他去作陪。

    郭俊带着曹操的信,来到营中拜见许褚。

    见面之后,许褚接过曹操的信一看,果然是邀请他一起作为上宾,参加这次诗会。

    许褚将信收好,因见到郭俊身边跟着一个年轻士子,于是问道:“郭君,这位是?”

    郭俊恭敬回道:“回禀君侯,此乃在下之族弟,名唤郭璜。”

    许褚没听过此人姓名,想来应是郭氏族中的一个年轻子弟,跟在郭俊身边做事,长长阅历,当没什么太大的才名。虽然心中不以为意,许褚依旧非常客气的走到郭璜面前,赞道:“风度翩翩,气度不凡,君之族中果是人才辈出。”

    按理以许褚如今的地位,这个郭璜应该‘受宠若惊’地连道不敢才是,不料许褚的话音落地,那郭璜笔直地站着,既不答话,也不拿正眼看许褚。

    许褚眯着眼,有些尴尬地走回座中。

    郭俊急得汗流浃背,这个郭璜是郭图那一脉的子弟,央求说要跟着来看看名噪一时的豫州猛虎,郭俊本是不答应的,无奈其三番五次来求,实在捱不过,又觉得虽说郭图与许褚曾经不对付,但总不至于会出大问题,就将其带了过来。

    没想到,这一见面便出事了。

    那郭璜浑不将郭俊的使得眼色放在心上,饶有兴致地打量起军帐中的摆设来。直气得郭俊低声怒道:“竖子!许侯与你说话,你如此做派,是要找死么!”

    郭璜这才朝许褚微微躬身。

    许褚心中冷然,面上笑道:“郭君,孟德兄的话你已带到,烦劳你转达一声,便说我一定如约而至。”

    郭俊忙作揖拜别,拉着郭璜出了帐外。

    “你这不知好歹的家伙,许侯夸赞于你,你不道谢谦让也就罢了,居然还一副自矜自得的模样!”出了许褚军营,郭俊见四下无人,便对郭璜说道。

    今之许褚,不但是天子册封的昭武侯,朝廷亲命的庐江太守,更是光复洛阳的有功之臣,其气候已成,哪怕骨子里仍旧会被人置喙是‘武人’,也不是寻常人能得罪的。再说了,曹操与许褚关系莫逆,得罪了许褚,不就是跟父母官作对?阳翟郭氏虽是名门,但也禁不住这么折腾啊。

    郭璜鼻子里哼出一气,反驳道:“不过一武夫耳,得其称赞,有何值得高兴?族兄公则过去曾有恩于许褚,可那日在阳翟城下,许褚却进谗言于阴公,逼的族兄只能弃官,如此忘恩负义之辈,我不骂他,已算是客气了。”

    郭俊一阵无语,你既然这样看不起许褚,何必屡次苦求要见他?终究是太过年轻,太不知轻重。

    郭俊不想与郭璜多费口舌,心中盘算着日后如何补救与许褚的关系,一路骑马返回郡府。

    ……

    举行诗会的日期定在了两日后,身为本郡太守的曹操当仁不让地被推为主礼之人,陈纪、荀绲等郡中士人领袖,则是谦虚地以嘉宾自居。万人瞩目的盛会,郡中各个望姓的家长都收到了邀请,齐至阳翟。

    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他收揽郡中士心的一个好机会,其余诸事便暂且放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诗会的准备工作当中。士子们居住的屋舍,附近街道的洒扫,还有主会场的布置,均是由他亲自操办,可谓尽心尽力。

    荀彧、陈群等郡中显名的中生代名士,也在接待拜谒士子、安排闲杂事体中忙得不可开交。

    至于那些没有资格,也没有兴趣参加诗会的武将们,近来这段时间算是好好肆意放纵了一把,喝酒的喝酒,赌钱的赌钱,玩得不亦乐乎。

    心里头不怎么痛快的,似乎就只有许褚一个人。

    “郭璜啊......他向来跟郭公则走得比较近,对主公态度不恭,也说得过去。”郭嘉说完,小意地瞧了眼许褚的脸色,两条眉毛拧成一团,不知道在想什么糟心事。

    严格来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