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立威立德(第1/2页)虎痴
蔡邕坐在上首,此时站起身来,朝堂中众人点头示过意,缓缓道:“锄奸任能,乃千百年不变的硬道理,任谁反对,也不过是徒劳而已。”
蔡邕坚定地站在许褚立场,继续道:“郡吏有辞官者,郡朝切不可许之,当降级留用,无故弃官者,更应治罪,如此,才能将郡县中反对的声浪压下。”
杀气腾腾地一番话回荡在堂中,刚就任郡丞的姚昇忽道:“郡吏秩俸虽不高,然权责颇重,请辞的四人,如无宗族支持,他们自己真能做的了这个主?”
言下之意,几天内接连出现的辞官现象,应该视为**,如是按照蔡邕说的,一味动用郡朝的强权,可能反而会把某些犹豫不决的人逼到对立面,抱成一团。
许褚皱眉苦思。
召开这次他的‘政治团体’内部会议的时候,荀彧、刘备离开舒县才两天,辛毗那边,下午刚和被辟为掾吏的陈义,以及带着百名甲士随行的宫肃北上。不论是辛毗那边,还是荀彧那边,目下都还没来得及有动作。
也就是说,许褚只不过是任命了两个士人为督邮掾主官,郡里就炸开锅了,以至于某些人已经做出应对,以数名子弟辞官来试探郡朝,或者说许褚的底线。
士人的排外性,入汉末多时的许褚不会不知道,他没料到的是,这些人的反应会如此之大。
正当许褚犯愁的时候,蔡邕突然说道:“老朽在庐江待过一段时间,认识些郡中士族的家长,诸君若信得过老朽,便按此法行事。”
是啊,蔡邕偌大的名气,避祸吴地多年,曾在庐江为太守的羊氏族人和他关系匪浅,由他出面当说客,郡中士族再想玩什么花样,恐怕得三思而后行了。
许褚用手一拍案几,道:“蔡公乃我尊长,我信蔡公。荀文若、辛佐治为我师,我亦信重他们。今观庐江,吏治**,豪强勾连盗匪荼毒百姓,南、北督邮行县,去糟粕,除奸邪,势在必行!”
……
……
回到太守府后院,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上常服,张颖牵着个小孩的手,朝许褚走来,道:“夫君。”
许褚回笑道:“芷看上去好像不似刚来时那么怕生……阿颖,辛苦你了。”
这个小孩便是郭嘉与宫肃带回来的那个,那日浑身黑不溜秋的‘野孩子’,如今梳洗打扮,换上合身的衣服,倒也显得挺水灵。
许褚帮她取了个名字——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随口说了个罢了。
张颖抹了把额头沁出的细汗,吐气如兰。她不是个性子淡雅的人,出嫁前喜欢骑马,甚至跟着父亲张奉学击剑,照料一个七岁大的孩子虽然辛苦,可却给她填补了许多乐趣。当即淡淡一笑,把女孩交给婢女,对许褚道:“夫君,每次看到芷,我都想着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孩子……”
子嗣的问题,许褚早就在犯愁了。古代医学水平不高,生养困难,徐庶纳沛国甘氏为妾后,就夭折一个。况他如今到达了这个位置,子嗣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关乎他自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他的政治集团的延续,不能不重视。
但听张颖又说道:“听说夫君身边来了一名神医,可‘生死人肉白骨’,不如向他讨教一二?”
“阿颖,樊君擅针灸,好治外伤,对于绵延子嗣,恐怕不太擅长。”实际上许褚已经问过樊阿了,他来到汉末,继承虎痴的体魄,历史上的虎痴可是有儿子的啊,怎么到了他这里就不灵了呢?可樊阿终究是个外科圣手,现在也还年轻,能把其师华佗最精妙的医术学成这样已是十分难得了,对于许褚的疑惑,樊阿感念许褚的提拔之恩,记在心里,却一时无有良方。
看到张颖因此心情低落,许褚宽慰道:“阿颖,我们都还年轻,此事不急。”又道:“对了,关于芷……有时间可以教她认些字,学些礼。”
“为何?”张颖不解。
“有备无患。”
与妻子闲话家常一会儿,因谈起樊阿,令许褚想起一事,趁着天色还早,他召来典韦,去到医曹掾舍中。
樊阿因功被提为医曹掾,颍川人秦畅也被辟为医曹右史。医曹无甚油水,但却很忙,加上樊阿在医道上的名气很大,前来拜会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许褚到达舍外,竟被蜂拥而至的人群挡在外头进不去。他哭笑不得,对左右道:“这么多的人,要看到什么时候?这是要把樊君他们给累死!”
汉代没有张居正,也就没有考勤法,但是上班时间是固定的,迟到或者无故不到都要重处,而对下班时间却没有规定。空闲的曹部,往往过了午时人就走得差不多,忙的曹部,经常要熬夜上班。
医曹主防治疫病,战时从军,平日里其实比较轻松,只因樊阿名气太大,才招来了这么多人的‘礼遇’。
这时人群看到许褚一行,知是来了重要人物,纷纷避让,许褚得以入内,一进掾舍,只见樊阿正在给郭嘉把脉。
“奉孝?你……”
“主公?”
樊阿恰好诊完脉,郭嘉遂起身章许褚行礼,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