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欲擒故纵(第2/3页)虎痴

长,就在为此担惊受怕。

    居巢长冷静了会,道:“你速速去秦公府中,将此事知会于他。”

    手下领命而去。

    没多久,居巢长正心如乱麻地独坐堂中,又有手下来报。

    “县君,南部督邮荀君抵达县外!”

    “啊?!”

    居巢长从席位上撑起来,脚下没看清,一个趔趄险些被案几绊倒,他稳住身形,慌乱道:“怎.....怎就这么快来了?快,快给我备车架,我要去迎......”说到这里,他迟疑想道:我乃堂堂六百石命卿,于情于理,都不该亲至县外迎接一个区区百石吏,遂转口道:“去把主簿请来,让他带着一干县吏出城迎接荀掾。”

    ......

    ......

    居巢城门处,车马士卒不下百数,督邮的大车、骏马,车遭的文吏、甲士,前呼后拥,招摇而至。

    前次微服出巡,今次荀彧去而复返,却是摆足了威风,要打居巢县内的官吏、豪强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绷紧的神经再用力拉一拉。

    甘宁骑马在最前方开道,他没有穿甲胄,披了件单衣,头上插了支鸟羽,腰间佩刀上挂着铃铛,就像当年在蜀郡的时候一样。这次行军南下,荀彧有临机决断的大权,这让甘宁有些不爽——他在许褚军中的地位十分之高,讨董立下的功勋也不小,不管怎么看,刚投到许褚阵营的荀彧都不该有指挥他的权力。

    城门处迎来一群戴冠着服者,当是居巢县的县吏,一人自称县主簿,拜伏于甘宁马前,谄媚道:“闻甘将军前来,下吏有失远迎。”

    甘宁眉毛一拧,问道:“你怎知某家是谁?”

    那主簿仰起头,露出两排牙齿,笑道:“将军大名如雷贯耳,早就传遍天下了,世人谁不知府君麾下有一勇将,着单衣,插鸟羽?”

    甘宁面露喜色,早年纵横江河的时候,他就喜欢在头上插一支鸟羽,为的什么?时人好名,不论是士子还是豪杰,都希望能广为人知,他的这些个另类的装束,固有本性流露的因素在,同时也是希望能被世人广知其名。

    不过甘宁只是欢喜了片刻,就板着脸对那功曹道:“荀掾部的车驾在后面,你不拜他,来拜我作甚?”

    那功曹道:“正要问将军,在下等能否去拜见一下荀掾部?”

    “不必了,荀掾正在休息,你们前头带路就是。”

    甘宁痛恨官吏,对他们的嘴脸知道的一清二楚。别看这些个穿黑袍的在他马前服服帖帖,转过脸对百姓,个个都是凶神恶煞。

    欺上瞒下,自古都是浊吏的通病。

    历来贪官污吏,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上头查不查的问题,上头不查,他们日日笙歌,太平无事;可话说回来,要是上头真要来查,那真是血流成河。

    是以甘宁驱使畜类般的驱使这些县吏,这些县吏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识趣地在前头带路。

    车驾启程,佩着刀盾、长矛的甲士簇拥着督邮的车驾大摇大摆地走在城内街道上,因了荀彧的交代,甘宁刻意将速度放缓了些,等穿过大半个县城,就要到达县寺前的时候,茫茫多县城的百姓因此被惊动,远远跟在荀彧、甘宁的队伍后面,交头接耳。

    甘宁打马回返,靠近督邮车驾,打开车门懒懒道:“荀掾,请下车。”

    荀彧对甘宁近似无礼的口气不以为意,整了整衣冠,从容下车。但见他黑衣高冠,腰佩短剑,站在身遭扈从、文吏中间,清风霁月,鹤立鸡群。

    远观人群里有人惊艳道:“这就是新任的南部督邮么?听乡学里的士子说他是颍阴荀氏的‘王佐之才’,果然神仙一般的人物!”

    接着有人忽道:“你们听说了没,府君在颍川的时候,杀了大宦官张让的族子,这次荀君车驾到俺们县,会不会也是来捕拿不法豪强、官吏的?”

    车队后边跟着的人足有好几千,整个县寺周围的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之前那人的话说出口后,少数知道许褚在颍川治县、治郡事迹的人就忍不住卖弄自己的‘学识’,和身边的人说起自己的见闻。而经由他们口中说出的事迹,实际上颇有些夸大、妖魔化许褚的意味,大部分的故事都偏离了真相,充满了民众的想象力,这无意间让许褚的形象在居巢县城的百姓心中,一下子高大了许多。

    一传十,十传百,进而传到了陪同前来的居巢县县吏们的耳中,他们脸上谄媚的笑容凝固住,甚至忘了要上前拜见下荀彧。

    居巢吏治的**尤胜郡南其余诸县,官吏不法,豪强霸道,民苦之深久矣。在这个前提下,那好几千百姓不知有多少人不愿放弃心中徒然升起的那一星半点的希望,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祈祷,希望荀彧真的是奉命前来捕拿那些不法吏民的。

    ......,甘宁看着诸县吏的表情,心里痛快至极,他带着十几个亲信跟在荀彧的后面,昂首阔步踏入县寺,看到他们龙行虎步的姿态,县寺外的诸县吏登时有好几个跌坐在地。

    荀彧没访到居巢县任何不法之徒的证据,可他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