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节 再见鄂邑(第1/4页)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拿着手上的一张帛书,鄂邑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心里很不是滋味。

    “哼!把本宫当成什么人了?”抓着手里帛书,鄂邑精致的小脸上满是怒容,就连胸脯都有些因气愤而起伏。

    “非寡人所愿……”看着帛书上最后的那一句明显带着威胁的话语,鄂邑冷笑一声:“好一个燕王旦!”

    自小的感情,多年的兄妹之义被这一封帛书撕得粉碎。

    “本宫当你是亲兄长,一直以来尽心竭力,可不想……”鄂邑冷笑着:“不想,你却拿我当下人……真是好贤王!”

    书信上的内容不多,说得也非常婉转,看上去就是一个焦心的兄长为不知世的女弟操心。

    但实质上,说来说去,都只是一件事情。

    那就是让她鄂邑去以色相诱惑驸马都尉金日磾。

    鄂邑知道,自己的那位兄长一直以来都盯着太子的宝座,做梦都想入主太子宫。

    而驸马都尉金日磾,影响极大,甚至可以左右朝政走向,更手握羽林卫跟期门郎以及北军八校尉调度大权,用权倾朝野已不能形容其权势。

    自打从长安回了燕蓟之后,见识和清除了长安政治局势之后,他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一封信。

    起初,还温情脉脉,说着些温情的话,把戏演足了。

    直到如今,才露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鄂邑那一句含怒而出的【好贤王】算是彻底的戳破了刘旦苦心经营的贤王外衣,暴露出了隐藏于其下的狼子野心。

    把她鄂邑当成什么人了?

    是那个人尽可夫的诸邑。还是出了大丑,被宗正软禁起来的阳石?

    但是。鄂邑拿着帛书,却怎么也不敢撕掉那封令她感觉羞辱的帛书。

    因为她知道。撕掉帛书就意味着跟刘旦彻底决裂。

    然而,鄂邑却离开刘旦。

    准确的说,是离不开刘旦的经济援助。

    汉室公主,天家之女,看上去风光,其实只有公主自己才知道做公主的辛酸。

    在成年以后,天子和宫廷就不再负担公主自己的开销了。

    公主的经济来源,全部来自汤沐之地的赋税以及天子、皇后的赏赐。

    而一般的公主的汤沐地,都算不上丰饶。甚至可以说寒酸。

    像鄂邑的汤沐地就在荆楚之地的穷乡僻壤,一年能收二十万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以当年鄂邑的姑姑,隆虑主之尊,毕生的积蓄加上各种赏赐以及王太后故去之时分给她的那些财物,也不过三千金而已。

    连隆虑主毕生才攒下三千金,可想而知其余不受宠的公主的财产能有多少了。

    更何况,公主之尊,开销也大,不是谁都能跟隆虑主当初一般。自己织布自己穿,这衣食住行样样都是吃钱的老虎。

    正因为公主的生活需要大量的金钱。

    所以,汉室公主的私生活才那么糜烂。

    说好听点,公主们是作风豪放。说的难听点,其实跟花街柳巷里的那些卖肉的没太大区别。

    其实都是交易罢了!

    鄂邑错非是一直以来得到了刘旦、刘胥兄弟的经济支持,恐怕也会步上那些姐妹的后尘。沦为权贵们征服的目标。

    在当今汉室诸公主中,唯有一人能不为钱发愁。

    那个人就是五利!

    五利的汤沐之地。甚至比一般的诸侯国还要好。

    因为,她的汤沐地是一个产盐的地方。换而言之,五利公主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一地的盐官。

    轻而易举就可一年收入数百万钱。

    想着五利,鄂邑咬了咬牙齿,心中觉得有些不公平,凭什么五利就能封一个盐官之地,而她却只能在荆楚蛮荒之地的穷乡僻壤中?

    正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个侍女走进来,跪拜道:“殿下,钩戈夫人来了!”

    “快请!”鄂邑连忙起身,从秋千上下来,整理一下衣服。

    在礼,钩戈是长辈,见面还得叫母妃。

    在情,鄂邑跟钩戈感情不错。

    在这冰冷的宫廷里,钩戈算是为数不多的能跟鄂邑说些贴心话得人。

    “儿臣给母妃问安!”没有多久,鄂邑就看到了钩戈夫人牵着她的儿子刘弗陵出现在了院子中,连忙笑着上前问礼。

    “弗陵阿弟……”盈盈一拜之后,鄂邑就走上前去,抱着刘弗陵小小的身子,捏了捏他粉嘟嘟的小脸蛋。

    “鄂邑阿姐,弗陵有老师了!”刚被鄂邑抱进怀中,刘弗陵就骄傲的道。

    “恩?”鄂邑有些吃惊的看了钩戈一眼,问道:“母妃,是哪位大贤?”

    “弗陵的老师姓张讳恒!”刘弗陵却抢先回答道,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纸飞机,炫耀一般的道:“这是老师给弗陵的礼物呢!好好玩,弗陵轻轻一扔,它就能在空中飞呀,飞呀,老师说,如果弗陵学的认真,学的好,就教弗陵折各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