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节 萧望之(下)(第1/4页)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张二郎?”这人一脸茫然的摇头,道:“没听说过……”

    众人顿时哗然,纷纷怒目而视。

    此人却对围观众人的表情视若无睹,自顾自的道:“不过听诸位所言,似乎这张二郎还有些才学,改日吾便去见识见识,看看诸位口中所说的大才是否名副其实!”脸上傲气不减。

    张恒对此,倒不以为意,自古文人相轻,即便是董仲舒、毛苌、吾丘寿王这一类的顶尖学者,当年也时常被人喷。

    更别说,张恒这只小虾米了。

    事实上,要一个文人真心佩服敬服另外一个文人,非常难。

    此时,此处的异样,也被全场的人人所注意到了,就连在灞桥旁边一棵柳树下观摩着今日辩论的涿郡太守刘屈髦的视线也被吸引过去了。

    “去问问,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屈髦对他的一个幕僚吩咐道。

    幕僚立刻找人询问,然后回来禀报:“禀明府,是两个儒生发生了争执……”

    说着就将打听来的事情一一上报。

    刘屈髦听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办这次辩论会,他最担心的就是出现什么不可收拾的混乱和事故。

    既然没有可能导致出现问题的情况,刘屈髦的心思就回到了作秀上面,想了想,他道:“去将那两位读书人请过来,本官要亲自为二人做评判!”

    刘屈髦其实此时心中已经有底了——无论如何,都必须支持关中士子,打压从关东跑来的那个穷酸。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收买到长安人的好感了。

    当然,既是作秀。当然要做一个公正无私的样子来。

    对此,刘屈髦倒是不怯场。好歹他也是一郡太守,这点掌控能力他还是有的。

    -0-0-0-

    “二位……”一个身穿着黑色官服的男子,出现在人群之中,他挤进来,拿着一份名刺道:“我家太守,请二位相见!”

    张恒看了看递上来的名刺,见到上面的刘屈髦的官职名讳,嘴角忽地一笑,道:“明府相请。在下诚惶诚恐,安敢不见?只是……”

    张恒笑了一声:“在下尚有点事情,只能说抱歉了……”

    刘屈髦请他过去相见,张恒用屁股都能想出对方的目的,无非是借此装逼,收买人心罢了。

    本来花花轿子人抬人,这种事情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之间做做样子,张恒倒也不会拒绝。

    但是。如今张恒身份敏感,他若出现在刘屈髦的辩论会现场,并且还跟刘屈髦见了面,若传扬出去。势必会有些麻烦。

    不说旁的,首先就会恶了御史大夫暴胜之。

    再者说了,人家刘屈髦是李广利的儿女亲家。而李广利跟霍光之间算是政敌。

    张恒跑出来在刘屈髦的辩论会上撑场子,让霍光知道了。这不是在打霍光的脸吗?

    所以无论如何,张恒是不愿意跟刘屈髦相见的。免得麻烦。

    “在下亦然……”那个穿着旧儒袍的男子稍稍失神之后,也揖首道,尽管这样说,让他心里颇为遗憾,毕竟,能跟一位太守相见,相识,对于他这样的贫寒士子来说,简直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诱惑。

    但是,他是个要面子的人。

    他实在拉不下那个脸,在自己的对手不愿意相见的情况下,独自去见刘屈髦。

    那样的话,他就坐实了一个【攀附显贵】的事实。

    张恒看了他一眼,颇为惊奇。

    老实说,张恒有些无法理解他的这个举动。

    看他样子和穿着,也不像什么家里有钱的士子,顶多只能算是中产之家出身的读书人。

    要是换了张恒在他那个环境,张恒觉得,自己肯定会不惜一切的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处境。

    而跟一个郡守会面,不管从那一方面来说,对于普通的士子都是了不得的财富——至少能传出名声。

    名声这东西,对于士子或者说有志于踏入仕途的读书人来说,至关重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前途。

    这也是张恒一直以来处心积虑给自己攒下好名声的原因。

    “想不通……”张恒摇了摇头。

    -0-0-

    “两人都有事情?”刘屈髦听着下面的人的汇报,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只觉尴尬无比。

    堂堂郡守,两千石封疆大吏,又是汉室宗亲,天子的亲侄子,刘屈髦从未想过,竟有普通读书人敢于拒绝他的邀请。

    但是,这是在长安,不是在涿郡,天子脚下,他的郡守威风真摆不起来。

    想了想,他也只能强行压住心里头的愤怒了。

    他换上了一副面孔,斥责道:“定是你失了礼数吧?真是好胆!”

    那个幕僚被他这么一呵斥,顿时腿都有些软了。

    幕僚心中当然清楚,刘屈髦这是在借故下台阶,免得尴尬罢了。

    只得一个劲得认错:“明府教训的是,下官下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