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节 战争的号角(第1/3页)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匈奴人买这么多酒做什么?”张恒笑着问了一句。

    “谁知道呢!”田言摇头:“不过,匈奴人最近好像很有钱,往常,匈奴蛮子跟俺们交易都是拿牲畜抵账的,这次却全都是拿的金子……”

    “全是金子?”张恒眉毛一挑。

    心里不知为何,竟有些紧张。

    说起来,有些搞笑,从中行说时代开始,匈奴人在跟汉朝商人的交易时,信用向来很好,从来都是钱货两讫,没有任何的压价或者黑吃黑的事情发生。

    一度,汉匈贸易甚至发展到寻常的汉朝商人都可以带着货物,直奔单于庭去交易,沿路的匈奴军队甚至会给贩运着货物的汉朝商人提供保护。

    当初马邑之谋,王恢就是派了一个马邑县的豪商聂壹以利益引诱匈奴单于深入汉朝腹地,错非是匈奴单于走到半路发觉不对,又抓到了一个汉朝的将领,问出了事情的始末,恐怕汉匈之间一开战,匈奴就要损失掉大半精锐和一个单于了。

    一个汉朝的豪商,就能大摇大摆的走进匈奴的腹地,见到匈奴单于。

    这换在汉地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在匈奴却是确确实实的事实。

    匈奴人,根本就离不开汉朝商人,汉地的盐铁酒茶丝绸,都是匈奴人迫切需要的物资。

    但是,匈奴人并没有矿藏业,也没有大型金矿。

    他们的黄金储量完全来自于对西域诸国的掠夺和剥削以及跟西方的商人进行交易所得。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匈奴人都是用牲畜跟汉朝商人交易。

    无疑。在抛开两国的敌对情况之下,这是一个双赢的贸易方式。匈奴人用他们的牛马羊换取丝绸盐铁酒,而汉朝则得到了本土急缺的牲畜。

    这一次匈奴人竟然用黄金买单。

    这引起了张恒的警觉。

    什么情况下。匈奴人才会动用珍贵的黄金储备买单?而不是那些在自己部落中多余的牲畜?

    毫无疑问,这其中定然有鬼!

    “是呢!”田言却是没心眼,还在得意洋洋的炫耀着:“就这一单买卖,俺跟俺弟弟就赚了一百多金!”

    张恒微微一笑。

    “风雨欲来啊!”心中,张恒的心思却飘远了。

    看样子十之八九,匈奴人的算盘跟汉室朝廷的算盘差不多。

    都是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此事,事关重大,张恒也不敢怠慢,便起身跟王氏等人告辞一声。然后出了院门,跟桑弘羊招呼一声,就提着些礼品,直奔张安世府邸而去。

    这事情,找张安世比找霍光有用。

    因为张安世是兰台尚书令,统管着汉朝所有的文书档案,但凡是地方上奏报的文书和情报,张安世必然有过目。

    更重要的是,张安世以记忆力出众而闻名天下。传说,他能过目不忘,即便是只看过一眼的公文,他也可倒背如流。

    张恒相信。假如匈奴人真要有所动作的话,那么边郡和汉室在匈奴安插的内应和细作应该注意到了一些情况,并将之上报了上来。

    在这个时代。军事调度和准备基本上无法隐瞒。

    特别是对于匈奴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从西到东的部落动员和调动以及军需物资的筹集。这些都是很容易被侦知的情报。

    张恒现在担心的就是那些重要的情报,被下面的官僚当做杞人忧天。将它们塞进了故纸堆中,不予上报,那就真的麻烦了!

    这种情况当然可能出现!

    张恒记得,他看过的电影《珍珠港》里,米军的指挥官和统帅部,就多次得到了关于日本海军异常调度的情报,但是,全部被那些高官给扔进了垃圾桶,当成无用的情报,甚至米军的雷达发现日军的机群之时,还将之当成了自己的机群……

    张恒来到张安世府邸前的时候,天色渐晚,已经快到黄昏了,正是今天张府最忙的时节。

    张恒敲开张安世的家门,在一个张府仆役的引领下,进了张府院子,才发现,原本宽敞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给张安世拜年的公侯贵卿和各级官员。

    “请!”张安世的这个仆役自然知道张恒跟自己主人的关系,所以径直带着张恒朝内院走去。

    引得那些在排队等候张安世接见的公侯和贵卿官员纷纷侧目。

    “那是谁?”一个六百石的文官对自己身前的一位公侯子弟问道。

    “好像是桑都尉家的孙女婿……”这个公侯子弟想了想答道。

    “哦,就是那个窃权的小人啊!”文官顿时大义凛然起来,愤愤不平的道:“前有相如窃赀卓氏,今有南陵蔷鄙窃权桑氏,人心不古啊!”

    张恒耳朵尖,这句话虽然对方已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被他听到了。

    张恒脸色微微一变,心里头怒火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在这瞬间,张恒真想上去按住对方暴打一顿。

    但,他使劲一咬牙齿,终究是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