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虎头(第2/3页)万年乾坤歌
的提议。
御书房内,瑞帝来来回回的将李啸云快马上报的有关金陵江家案件奏折看了很多遍了。
李啸云的奏折上只是提了江家是如何陷害夏家的,却丝毫没有提三皇子李啸风,所有有关三皇子李啸风的信息都没有。
瑞帝对李啸云的做法很满意,他当然知道,若是夏中平被冤枉的,那么当初传出消息的人定然是三皇子李啸风了,若不然,他还想不出有谁能集聚江南商家的力量。
想到三皇子李啸风,瑞帝的眉头又忍不住的紧皱了起来,脸上也隐隐的泛着怒气。凭心而论,在已成人的四个皇子中,瑞帝最喜欢的便是三皇子。
太子李啸平虽也不错,但是心不够硬,有些妇人之仁,二子李啸云遇事不够果决,四子李啸炎够狠够绝,可惜瑞帝从内心里不喜欢他,唯有三子李啸风,瑞帝觉得最像他,也曾动过将他立为太子的心思。
可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儿子竟然为了那么一点点私利,在后面拖他的后腿,这如何让他不怒。
当初,当证据指向夏家时,其实他隐约的觉得不对,可他还是愿意相信,甚至有些高兴,高兴这事并不是他自己最爱的儿子做得,结果却让他太失望……
倒是这将,二皇子李啸云的表现,有点让他意外,这次处理事情,他丝毫没有拖泥带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像以前那样思前想后,硬是要做到面面俱到,这世上哪有面面俱到的事!
更让瑞帝惊喜的是,李啸云刻意的将李啸风参与陷害夏中平之事忽视。私自放消息是一回事,陷害大臣又是一回事,怎么说家丑都不能外扬嘛。
而且瑞帝有一个理想,那便是他的儿子都能够和睦相处,虽然这个理想太过理想,像个笑话,但是个这理想却是天下为父母者共的理想。
正当此时,张公公进来禀报二皇子李啸云已来了,在外等着觐见。
“看他的身影,我确认他便是那日在救柳氏父母中出现的两个蒙面人之一。【全文字阅读.】”
“据我这些日子对他的观察,他来夏府后没有与任何人联系,应该不是太子的人。”
“他看着并不像一个心思深沉之人,他现在的样子应该就是他原本的样子。”
“或许他真是因为与长公子投缘才进夏府的。”
深夜,淅淅沥沥的秋雨洒在金陵城的上空,这本是一个很适合熟睡的夜晚,而夏中平的书房中还燃着灯,坐在他对面的人正在轻声的说着有关夏家新进人员虎头的信息。
若是夏家的其他人看到这副情景,一定会惊得连嘴巴都合不上,因为此时说话之人正是他们平日里都不用正眼相看的门房周伯。
此时的周伯全没了平日的那让人看了就可怜的苍老之气,当然也没有那种让人不安锐气或杀气,神色平和到淡漠,自然也没有人会猜到他会是当年的让他闻风丧胆或者是敬仰的天下第一剑。
周伯慢条不紊的说着,夏中平听着,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大人有什么事。”
周伯发现了夏中平的异常,问道。夏中平待周伯向来尊敬,不是那种明面上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像周伯讲话,夏中平走神的情况少有。
“父亲来信,要夏天和夏真去京都陪他老人家。”夏中平说到。
“为何这么突然……”周伯刚一说完,像是明白了什么,说道:“是因为我?哎,大人当初救我一命,我没能做些什么来回报大人,不想今日还连累到大人。”
当年周伯一身是伤,机缘巧合下被夏中平所求。
“当初我救先生,并非要图回报,再者这次若非先生,夏府也未必能这么顺利的脱难,先生不必介怀,而且此次也并非全因先生。”
时间倒流到李啸云起程回京的那一天,李啸云刚出金陵城不久,便遇上了江老太爷江大峰,以及他的孙子江永水。
李啸云本不想再与江家有什么瓜葛,因此也不打算再见江大峰,让张召去将他们打发走。
“殿下,那江大峰说有一件大功要送于殿下。”张召回车内小声的禀报到。
就这样,江大峰和江永水在进行简单的搜身之后便被安排进了李啸云的马车内。
江大峰便将那天江永水所讲的话加了些自己的理解讲给了李啸云听。李啸云虽然不懂经商,然这件事的好处和坏处却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瑞帝正愁如今将江南的特权收回,江大峰所讲的办法相比而言是最温和的,而且也很具有可行性。
此事若办法,他便是立大功一件,更大的好处便是这件事性若由他办成,那么他便可从中分一杯羹,由朝廷入股的江家产业,将来必定是一个巨无霸,这个只要是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想象得到。
当然,此事能办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无论当年提出盐业专营的桑弘羊还是实施盐业专营的汉武帝都被后世的儒生批的体无完肤,说是与民争利。
但不管怎么样,这先例一开,后面的皇帝便就照着做了,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