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眼力见(第2/3页)都市小花农

是爱打褶、夹箭,处理不好时容易抹头。

    图8  雀兰

    (5)缟兰  它是一个特殊的品种,是由緑兰变异而得。其叶面不仅有深浅不同的绿色线条,而且还相间分布有白色、灰色、黄色等深浅不同的线条,俗称“道子”。因白、灰色均为素色,故称“缟兰”。其叶片绚丽多彩,赏心悦目,故又称为“彩色君子兰”,简称“彩兰”。此外,还有“金丝兰”的称谓。

    图9  缟兰

    缟兰并不是一个新品种,我国很早就有,只不过人们把在緑兰叶面上出现的黄、白道子看做是“病态”,未予重视。在国外,则把缟兰看作是君子兰的珍品。20世纪80年代末,已故中国君子兰协会常务理事段守庸同志和一批志在繁荣我国君子兰事业的同志,竭力主张发展缟兰。他们开始从国外引进缟兰,进行精心培育,并试验与国兰等其它品种杂交并获得了成功,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东北迅速掀起了一股“缟兰热”。

    从20世纪90年代起,缟兰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现今已有各种不同的国兰缟兰(见图10)、日本兰缟兰(见图11)、横兰缟兰(见图12)、雀兰缟兰(见图13)等品种。它们在外形和叶片宽窄上已和国兰等无异。随着我国君子兰新生代品种的不断涌现,缟兰的种类一定还会增多,品质也会更上一层楼。

    图10  国兰缟兰

    图11  日本兰缟兰

    图12  横兰缟兰

    图13  雀兰缟兰

    缟兰的缺点是杂交时只能用缟兰做母本,遗传基因不够稳定;道子在生长过程中变异多;出苗率低。以目前我国生物基因技术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光顾花卉业的现状看,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时还难有突破性进展。这无疑影响着缟兰的产业化和普及化,也是市场上缟兰价格奇高、常有人炒作的原因之一。

    缟兰也可按其叶片上的道子及其分布(缟艺)分类。缟兰叶片上的缟艺各异,不存在两株缟艺完全相同的情况。按照其道子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⑴覆轮道  两边白(或黄、灰白)、中间緑道,或者两边緑、中间白(或黄、灰白)道(见图14)。

    ⑵鸳鸯道  一半绿、一半白(或黄、灰白),对称分布(见图15)。

    ⑶彩道  緑道、黄白道较宽,较为均匀地相间分布(见图16)。根据彩道颜色深浅变化,可形成所谓“五彩道”或“七彩道”。

    ⑷金丝道  緑道多,黄、白道少且细,不均匀、相间分布(见图17),犹如绿叶上布满“金丝”。

    图14  覆轮道缟兰

    图15  鸳鸯道缟兰

    图16  彩道缟兰

    图17  金丝道缟兰

    ●君子兰的鉴赏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花君子兰的鉴赏着重于对叶的性状以及株形、座形的要求。比如,民间对大花君子兰的叶有宽、亮、蹦的喜好,纹要凸、脸要花、板要硬、色要浅、头要园,形要正,座要稳等。

    《中国君子兰鉴赏标准》吸纳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对君子兰规定了十个方面的要求:

    1、亮度 即叶片表面在自然状态下(非擦拭)的光亮程度。其优劣依次为:腊亮、光亮、亮、微亮、不亮。

    2、细腻度 即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一般用观察法或手感鉴别,用放大镜鉴别更好。其优劣依次为:细腻、比较细腻、一般、比较粗超、粗糙。

    3、刚性 即整体叶片抗弯曲的能力。长、短叶片比较时,取距离顶端10厘米处测试。刚性越高越好。民间一般用手弯曲测试,“板” 越硬越好。

    4、厚度 即叶片横截面叶肉的的厚度。取叶片顶端5厘米处边缘及中部厚度的平均值。其优劣依次为:1.6毫米、1.4毫米、1.2毫米、1毫米、1毫米以下。边缘与中部的厚度差越小越好。

    5、脉纹 粗壮凸起,等间距分布,头部有密集纹为佳;竖脉纹通过的顶间距大、横脉纹正,呈田字格为佳。取多个叶片测试,各叶片差距越小越好。

    6、颜色 叶片颜色越浅越好,叶面上两种颜色的反差(对比度)越大越好;缟兰的彩道分布均匀、白绿相间要成一定比例,反差越大越好,观感上清爽、晶莹剔透,有立体感。

    7、长宽比 即叶片长度与宽度之比。长宽比要协调,适度的比例为2:1~3:1,正负远距此比例时为差。以前,不管株体大小、又过度追求叶片宽度,不符合美学标准。鉴赏时,应取6片最佳叶片的长宽比之平均值。

    8、株型 即君子兰的总体形态。好的株型是“侧看一条线,正看如开扇”。前者是指叶片不发生左右歪斜,主要取决于莳养管理;后者是指各叶片顶点连线基本为一圆滑曲线,主要取决于兰的性状,如各叶片长度差、伸出的斜度、叶片间距等。最差的株型是叶片下垂呈弓形,叶基过短且倾斜度大,使叶片倒伏叠加。

    9、座形 指叶鞘在根茎上形成的假鳞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