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笔横财(第2/3页)变身民国女儿身

谢书瑶。

    谢书瑶望着照片上那个容貌清秀的女子,原来她就是自己这个身体的亲生母亲,确实与自己的长相有几分相似之处,而怀里的自己正咧着嘴似乎是在哭,像是被照相机给吓哭了。看完后,谢书瑶将照片放到桌子上,对着面带期待的九爷说道:“还有别的证明我身份的吗?”

    “只有这些,你若是还不信,你可以回去问你现在的母亲,她知道当年发生的一切。”王九爷微微摇了摇头。

    其实谢书瑶在昨天中午与谢思婷的谈话中已经基本相信了,只不过谢书瑶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没有想明白,现在虽然知道了这个九爷是自己的亲舅舅,可是谢书瑶还是有许多的事情想不明白:“九,舅舅,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您能告诉我更多一些关于我亲生母亲的事情吗?”

    谢书瑶从这个舅舅的话中了解到:自己的母亲王亚婷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合肥,庚子年(1900年)后一家人搬到了上海,因为家中经济困难不得不将王亚婷送到上海的教会学校,后来王亚婷随着一对俄国夫妇去了俄国学校生活,宣统二年(1909年)王亚婷征得养父母的同意回国寻亲,回国的船是在上海靠岸,王亚婷在上海的租界遇到了谢应昌,谢应昌被王亚婷的美貌和思想所征服,疯狂的追求起王亚婷,很快王亚婷就坠入了爱河,后来谢应昌回到北京谢家,提出要与原配妻子离婚,并要娶王亚婷为妻,谢老爷子认为儿子疯了,觉得为了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女人休妻有辱于家门,对儿子谢应昌是大发雷霆,一度还要将谢应昌赶出家门。谢应昌在留下一封离婚协议给洪氏(原配妻子),偷偷地又跑回上海找王亚婷,偷偷与王亚婷在英国租界的一所教堂里结了婚。婚后,谢应昌本想将王亚婷接回谢家,被谢老爷子强行的赶出了家门,两人便在宣武门外的茶业胡同暂时的住了下来,一直到谢书瑶的出生,谢书瑶出生不久后,王亚婷不知道从哪里获知了有人要暗杀宋教仁的消息,连夜带着还在吃奶的谢书瑶赶到天津,第二天一早从天津坐火车赶到南京浦口,在南京下了火车后,王亚婷似乎是感觉到了危险临近,匆忙的将谢书瑶托付给了当时在南京的好友周怡雅,之后不久就被人杀害了,被藏于南京郊外的山上。

    谢书瑶被故事中的王亚婷感到可悲,也有冒出了很多的疑问:“是谁杀害了她?”

    王九爷一脸柔和地望着谢书瑶,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恶人都已经死了。”

    “对了,谢应昌他怎么又回到了谢家?”谢书瑶好奇的问道。

    王九光目光突然一沉,狠狠地说道:“你那个蠢爹听了谢永钧那个老东西骗他的鬼话,就又带着谢思婷回到了谢家。”(谢永钧即谢老爷子)

    听到这个舅舅愤愤地骂大伯是蠢货,谢书瑶心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至于当年谢老爷子是用怎么骗谢应昌的,谢书瑶没有从王九爷口中问出来。

    “那是谁害的我亲娘?”

    “这事都已经过去了,许多人都已经死了,再问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

    就在谢书瑶准备结束话题的时候,谢书瑶突然想到了思婷,有些担心的问道:“那思婷她知道您吗?知道她是我姐姐吗?”

    “思婷她还什么都不知道,我打算明天去她学校见她。”王九爷淡淡的回道。

    谢书瑶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舅舅,您能把思婷带离谢家吗?她在谢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不能,她在谢家比跟着我好。”王九爷叹了一口,有些顾虑的说道。

    谢书瑶看到王九爷面露难色,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先不要告诉思婷,关于我是她妹妹这件事,我想自己告诉她!”

    看到时间已经临近中午了,谢书瑶起身要离开:“舅舅妗子(舅妈),谢晨还在外面等我呢,我下次再来看望您二位。”

    临走前,舅妈拿出一个信封塞到谢书瑶的手中,不舍的说道:“这是妗子第一次见你,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给你点钱,你自己喜欢什么就去买。”

    谢书瑶连忙将手中的信封要还给舅妈:“妗子,这可使不得,我怎么能要——”

    “诶?这是我和你妗子给你的见面礼,这是规矩,你不能不要!”王九爷起身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谢书瑶看到舅舅有些生气,只好收下这见面礼:“谢谢舅舅和妗子。”

    在回春秋书店的路上,王九爷偷偷地又塞给了谢书瑶一个很厚的信封,谢书瑶本想开口拒绝的,却被王九爷暗暗瞪了一眼又把话憋了回去。

    回到春秋书店后,谢晨因为谢书瑶回来的有些晚抱怨了几句,不过让谢书瑶有些好笑的是,谢晨说他很喜欢这个春秋书店,以后还要经常的过来找那个叫王庸的人聊天。

    从春秋书店出来后,谢书瑶偷偷地打开舅舅给自己的那个厚信封开了一眼,里面大约有四五十张十元的钞票,估计有四五百块钱,谢书瑶被出手阔绰的这个便宜舅舅吓到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工薪阶层一年的工资才一百块钱,得到这样一笔巨款横财的谢书瑶,难掩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