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扬州事3(第2/3页)盛唐绿帽公

的灾民,虽然救济灾民也是一件好事,可狄御史有没有想过,如果将这义仓的粮食挪作他用的话,万一将来发生灾祸,这扬州上下十多万人丁,又该如何处理,莫非也要向他们一样,拖儿带女的到处就食,每日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不错,我们不能让出粮食。”

    “就是,义仓的粮食来就是我们的,外人谁也不能使用他们。”

    麻衣青年完之后,百姓之中就有一行人领头叫嚷起来,一时间,大多数百姓也顾不得其他,纷纷叫喊起来。刚刚平息下去的气氛,又一次的热闹起来了。

    “哈哈哈,不错,不错,先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要的就是这种场景,闹吧,闹吧,你们就尽情的闹吧,最后将狄仁杰给闹的灰溜溜的滚回长安城,朝廷废除灾民南下就食的旨意才是最好的。”叶文轩大笑道。

    如此纷乱的场景中,谁也没有留意到,在激动不已的百姓中,有那么一些人,手中拿着长条形的口袋,神情冷漠的观察着周围,并且是不是的在一些人的身边停下来,默默的观察着他们,而能够让他们停下来的人,都是一些分外积极的人。

    “这位郎君,如此话就过于偏颇了,对于朝廷来,从来没有什么地域之分,在朝廷眼中,凡是我华夏子孙,都是我大唐子民,任何百姓遭受了灾难,朝廷都有责任让他们生存下去,河南,河北之地遭了洪灾,这些百姓流离失所,在地待不下去了,南下就食,这原就是朝廷的一项德政,怎么会过分呢。

    至于义仓的粮食,虽然义仓中的粮食都是诸位乡亲辛苦积攒下来的,可危急关头,朝廷临时征调,又有何不可,再了,朝廷只是临时征调义仓中的粮食而已,等到官仓中的粮食准备妥当后,还会从官仓中对义仓进行填补,绝对不会平白消耗义仓一粒粮食的,又怎能会让扬州百姓在灾祸之年无粮可吃呢?”狄仁杰道。

    “嗯,不好,要遭。”

    当狄仁杰出这番话后,董浩之,熊武等熟知此种内情的人心中跳过一丝不好的感觉。

    其实,这次事件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谣言的威力,原狄仁杰和朝廷的打算是,在这次灾民南下就食之时,如果一些州县官仓中的粮食不足以支撑灾民消耗的话,就要先从地的义仓中征调一部分粮食,用以缓解粮食紧迫之情。

    当然了,这些从义仓中征调的粮食在将来肯定是要从赋税中减免,从而一粒不剩的归还回去的。

    可在扬州府,因为熊武等人的私欲,他们派人传递出去的消息就是,朝廷准备使用义仓中的粮食,来救助那些南下就食的灾民。而根没有提,官府会在事后归还这一条,

    这一下子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毕竟只要是人,就是有私欲的,谁会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落入,省吃俭用生下来的粮食,最后被官府用来当成人情,救助别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就让整个扬州的百姓心中升起了一丝气恼和不甘的心思,在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他们就这么聚集在义仓外面,来保护自己的粮食不成为别人的口中物。

    这件事来简单,可如果不是碰到狄仁杰这种大胆之人,能够在危急关头,站出来和众多百姓对话的话,凭借别的官员那贪生怕死的性子,不定这个计划还真的能够实现。

    可随着狄仁杰将这个消息出去之后,这个谣言就彻底的不攻自破了。

    果然,在狄仁杰完,所有听到的百姓瞬间都愣住了。

    “你您您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您的意思是,从义仓里面抽调粮食,并不是无常的,而是在将来会填补上的,可是如此。”麻衣青年呆愣了瞬间后,颇为急切的向狄仁杰询问道。

    “当然,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朝廷会使用义仓的粮食来救助灾民吧,简直是太可笑了,我大唐王朝圣君当世,不人人富足,却也不至于去占你们的那东西,朝廷的旨意明确表示,这次灾民南下就食,所有开销和花费,部会在以后的赋税中扣除,绝对不会让一个百姓受到损失,你们居然听信一些有心人的谣言,前来围堵义仓,实在的太过于愚蠢,也太过于可笑了。”宋璟终于报复了刚才的一箭之仇,脸上也变得得意万分。

    “这”

    宋璟的话的虽然有些难听,却也让麻衣青年和众多百姓无言可辨,甚至许多百姓因为羞愧,纷纷低下头颅,不敢看向狄仁杰等人。

    “大家不要相信他们,他们这些当官的,都是最会骗人的了,他们现在如此,根原因就是想要将我们给骗回家去,等到我们回去之后,他们就会将义仓的粮食运出去,救助城外的灾民,至于最后会不会返还义仓的粮食,谁又能够保证,到时候他们不还的话,我们又能够怎么他们,还不是只能忍着,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他们呀!”

    “对呀,对呀,这位郎君所言不错,他们都是骗子,我们千万不要上他们的当,诸位乡亲都想想,这么多年了,我们上过官府多少次当了,难道你们这次还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期盼不成。”

    就在众人纷纷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懊恼,后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