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预判形势(第2/3页)盛唐绿帽公

才真正认识到段简画出的这些地图是如何的惊世骇俗,如果这些地图被那些沙场老将看到的话,恐怕真的要当成传家的宝贝了。

    听到周兴的恭维,段简有些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这些东西经历了几千年多少人的智慧才演变的东西,无论怎么夸赞都不为过,只是他现在主要关注的要点不再这里,而是即将到来的徐敬业的叛乱大军。

    “郎君,属下看了半天,心中却有了一丝疑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温玉荣问道。

    “哦,温先生快快来,只要是和战事有关的,千万不要客气。”段简道。

    “多谢郎君,属下刚才听郎君了,这是您结合探子刺探而来的消息判断的徐敬业叛军的行军动向,可让属下疑惑的是,这徐敬业打着让太后归还朝政于陛下的幌子,还在军中立了一功假的章怀太子,按理来,他不是应该率军北上,度过淮河,直奔东都洛阳而去的吗,怎么属下却看到将军这些行军图中,标识的叛军行军路线的目标都是南下道金陵之地,这确实为何。”温玉荣问道。

    “哈哈哈,温先生就是温先生,原某以为你们要看出这点,还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温先生这么快就看出此种端倪了,佩服,某实在是佩服呀!”听到温玉荣的询问,段简反倒颇为高兴的道。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段简也是极为不解的,按照段简所了解的,那徐敬业可不是什么草包,他岂会不明白想要让武媚娘让权给皇帝,肯定要率军向北,直接向东都洛阳进发,从而给朝廷和武媚娘形成巨大的压力才好达到目的。

    可这事情就是如此怪异,在历史上,徐敬业就是不听魏思温和骆宾王的建议,并没有在发动叛乱,国上下都对他抱着希望,而唐军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率军北上,反倒听从了裴炎的外甥,同样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的建议,率军南下,攻打起了常州和润州,目标直指江南重镇金陵城。

    最后,不仅金陵没有打下来,反倒给了武媚娘调集军队的机会,李孝逸三十万大军的压境,让徐敬业叛军内部人心惶惶,许多原在暗中支持他的豪门大族,也纷纷偃旗息鼓,最后,如此一个声势浩大的叛乱,仅仅数十天的时间就被平息了,这不能不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了。

    当然了,徐敬业的这种做法,也变相的让后世的史学家有了另一种言论,那就是徐敬业的叛乱,并不是因为心中不满武媚娘或者甘心效忠李唐王室,而是因为他自己有了野心,想要趁着武媚娘乱政,李唐皇室威严扫地的时候,夺取天下,可惜的是,他错误的判断了当时的行事,虽然武媚娘乱政不得人心,可当时天下太平,人心思定,对于战争和反叛极为反感,再加上武媚娘虽然乱政,可对于百姓却极为厚待,让普通的百姓也没有什么敌对的心里。

    如此一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徐敬业就成了自己野心的牺牲品了。

    当然了,徐敬业如何进兵,如何失败,和段简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目标很简单,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巨大的好处就行了,至于徐敬业为什么要南下而不是北上,为什么失败,这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郎君谬赞了,某也只是心生好奇而已,还请郎君解释一番这其中的原有。”温玉荣继续问道。

    听到温玉荣的询问,段简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道“诸位认为,这徐敬业为何要启禀叛乱。”

    “这”

    对于段简的反问,无论是温玉荣还是周兴都忍不住紧皱眉头的思考了起来。

    “这有什么好想的,他不是了吗,当今太后执掌朝政,犹如牝鸡司晨,如此将会导致天下难安。”段木吼道。

    “嘿嘿嘿”

    对于段木的回答,众人都是一阵轻笑。

    都屁股决定脑袋,特别是在官场上,这种情况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九品官和一品大员对于一件事的看法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九品官可能对于一件事的处理结果是从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利益上面来看待的,而对于一品大员来,看待一件事却要上升到整个国家了。

    所以,对于徐敬业造反的事情,有心人都相信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郎君莫非认为那徐敬业起兵造反是另有目的不成。”周兴问道。

    “这是当然的了,你以为天下真的就那么多的忠心之人吗,再了,如果徐敬业真的忠心,也不会用这种办法来宣告天下了,只是无论他怎么想的,也不会出兵南下呀!”闫明也满脸疑惑的道。

    “嘿嘿嘿,那徐敬业为什么要出兵南下,某也不知道,可根据探子刺探回来的情报,徐敬业最近确实有南下常州的意图,当然了,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可某还是有些猜想得到他的目的的。”段简道。

    “哦,您知道。”

    “你们的不错,如果某没有猜错的话,徐敬业这次起兵造反的目的并不是向他的一样,让太后归还权力给陛下,而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如果这么想的话,是不是就清楚了许多,要知道,徐敬业可不是什么流寇出身的傻子,他可是英国公之孙,从受到英国公等一众猛将的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