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问题的角度(二)(第2/2页)建文天下

佃户交纳的地租只要低于朝廷的税赋,这些佃户就能够活下去。”

    “长此以往,朝廷的税基会越来越少,而士绅却会越来越富有。”

    “而随着士绅的富有,他们就会勾结官吏,对抗朝廷派驻当地的官员,这样,朝廷在当地的权威就会逐渐丧失。”

    “不仅如此,因为大量佃户的出现,还会出现士绅欺压佃户、滥用私行等等弊端,甚至还可能出现士绅拉拢佃户,私蓄刀兵,进而谋反逆天等等祸事。”

    “不,不能吧!父皇,这,这可能吗?”

    对于朱允炆的分析,朱文奎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下意识的反驳道。

    其实也不怪朱文奎,朱允炆所说的情况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土地投充确实有,但规模并不大而欺压拉拢佃户等等现象,也并不普遍,至于谋反逆天,就纯属艺术夸张了。

    “为什么不可能?”

    朱允炆看了一眼儿子,沉声道。

    “太祖爷时,曾经三令五申,禁止投充,违者以贪污论处,是要剥皮萱草的如今父皇治理天下,更是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各级官吏都是兢兢业业的做事,更何况他们都是读圣贤书出来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朱允炆一时语塞,他发现儿子的执拗超乎自己的想象,这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