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书呆子(第2/2页)浮云纪之丞相别怂
?”
“书呆子……不尽然。你问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书呆子吗?”
虽说不带有多少贬义,但想来也不会有人承认自己是书呆子的。贺兰浔摇了摇头。
“丞相年少时,也跟他们一样呢,也是书呆子吗?”
“书呆子才不会承认自己是书呆子呢。”
“为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书里有他们向往的世界,也有他们厌弃的规矩。书里,四通八达,应有尽有。每个读书人都是骄傲自豪的,因为觉得了解世界,了解了一切。”
贺兰浔笑了笑:“那是因为他们还未涉世吧。”
“你觉得他们幼稚?”叶芾偏过头反问。
“嗯。”贺兰浔点了点头。
叶芾却一笑,道:“能够让读书人幼稚的时代,是一个绝好的时代。”
“为何?”
叶芾将手摆放在膝盖上,翘起了二郎腿来,颇为自在:“先不说士农工商的分级有没有意义,现实是,禹国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和分级现状,我们也不必去硬生生改变它。士农工商中又有分化。士有上中下三等,可以官职地位来分,农亦有贫富差距之分。每个人生下来就处于一个固定的圈子中,需要去学习,去成长。若是不满意于现状,大可以奋发图强去争去抢,也可以是徐徐图之最终使后代能改变现状。而读书人呢?作为士,他们可以不用忧心柴米油盐,可以恣意妄为的去书山书海里钻研,还能幼稚的活着,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做一些不规不距的事。禹国对读书人的恩好,显然是超过了其他国家。所以我说,让读书人幼稚,是一个国家有为的表现。”
“丞相的意思是,禹国的外忧内患,都不如读书人的自由自在来得重要?他们在王城中过得潇洒,哪里知晓边境之苦?而禹国,并不像丞相口中的那样,正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贺兰浔语气有些生硬,冷冷的戳着叶芾。
“禹国外忧内患是真,读书人自由自在也是真。可外忧内患能怪在他们身上吗?”
“我……”贺兰浔沉默着,又反唇道,“可他们不应该以抗敌为己任,治患为信念吗?可贺兰浔回京半月,看到的都是京城中人注重于声色犬马,贪图享乐!”
“北境和禹京城,有什么区别吗?”叶芾轻声问着。
“有。北境中人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商人,士者,人人自危,民生凋敝。而禹京城,歌舞升平,什么都好。”
“禹国有十八个郡。禹京城,南方八郡,北境三郡,还有六个郡。每一个,都不太一样。禹京城民是幸运的,受着诸多庇佑。他们对北境无功,但也无过。贺兰公子何苦责难无辜呢。”叶芾言语中是毫不在意,语气里是轻描淡写。
“我不明白。”贺兰浔皱了皱眉,有些不知道叶芾想说什么了。
“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好好休息吧。”叶芾笑了笑,起身离开了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