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临行(第2/2页)重生有田

问起了这个,小溪来了精神,把搂着陈妈妈脖子的胳膊一紧,屁股一抬,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的画画得了姜老师的夸奖了,还给我打了一百分呐,回去给你们看。”

    听出女儿的喜悦,陈妈妈也被感染了,笑着说:“好好,我们家小溪真棒。”

    陈妈妈把小溪放在一块石头上跟陈玉彬待一块,喘着气嘱咐道:“你们在这等妈妈啊。”说完转身就往回走。

    小溪急急地喊道:“妈妈,伞。”扬了扬手里的大黑伞。

    陈妈妈头都没扭,步子也没停,声音隔着雨水远远地传过来,“没事儿,雨不大了,妈妈不用,你用吧。”然后人影就不见了。

    看着马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小溪想起来,今天赵波因为有些发烧就请假没来上课,不由的有些庆幸,要是赵波今天也在,妈妈可是要来回四趟背四个人呀。

    不一会儿,陈妈妈就把赵娟背过来了,换了彬彬背起,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放下小溪,就马不停蹄地又回去背赵娟。

    这会儿雨已经停了,小溪收了雨伞。河边是一片稻田,此时已是稻叶微黄,灌浆结束。谷穗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水洗过的稻谷金灿灿的,颗粒丰满,上面挂着水珠,愈发衬的其色泽,甚是喜人,再过两天,就可以收稻谷了。

    陈妈妈把赵娟背过来放下又换了陈玉彬背起,如此再两三次,就到家了。

    回到家,放下三个孩子,陈妈妈已是累的满头大汗,坐在椅子上喘气儿,小溪赶紧给倒了杯开水放手里,拉着弟弟先回房换了鞋,然后也给妈妈拿了要换的鞋。

    这天,刚好周末,轮到小溪家打谷子了。因着陈爸爸这个年轻劳动力回来了,爷爷就把扛拌桶和背谷子的活交给他了。

    今年一样,留小溪在家看谷子,也把陈玉彬留下了。因着人多,上午陈妈妈和婆婆都没出去,吃完早饭收拾好家里,就开始准备中午饭了。

    热热闹闹地吃过中午饭,休息了半个小时,大家就又去干活儿了,婆婆丢下家里的活儿,也跟着他们去忙了。

    在他们走后,陈妈妈手脚麻利地洗好碗,又把锅烧起,打算烧锅热水,然后就去喂猪了。等她喂完猪回来,锅里的水也烧好了。

    “小溪,拿个板凳过来。”陈妈妈兑好一盆水,肩上搭着毛巾,拿起洗发膏端起盆往院坝边上走去,放下盆后招呼着小溪。

    等小溪过来,就坐在小板凳上,解开小溪的发绳,把她按倒在自己的膝盖上,“来,闭上眼睛啊。”就开始洗了。

    小溪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的小时候,都不喜欢洗头,因为这样垂着头,血液倒流,冲的鼻子很难受,还有,这样水很容易留到鼻孔里,很是不舒服。可总不能不洗头发吧,那油腻腻的。

    终于解放了,陈妈妈把小溪扶起来,让她自己到旁边去擦头发,随意泼了脏水,换了盆水,逮着陈玉彬给洗起来了。

    看着弟弟那难受样,小溪边擦这头发,边不厚道地笑了。哼,小样儿,有福自享,有难同当,谁让你刚才在旁边笑话我,哈。

    给两个孩子洗好后,陈妈妈也去舀了盆水来洗。等洗好头,又烧了把火,打了碗糨糊,在院坝里边晒头发,边糊鞋底,用来做布鞋的。

    待糊完鞋底,碗里还剩了点糨糊,陈妈妈想着不能浪费呀,就找了块做鞋面的布料,用剪子裁成两个圆形。这种布料有点儿硬,好成型,陈妈妈就折成一厘米宽的摺儿,用干净石头压好。又找了根竹板,弄成比摺儿稍宽的竹片,裁成比那圆布片的半径长个把手的四片,然后把布片朝着圆心剪个口子,用糨糊把布片的剪口糊在竹片上,压实放在太阳下晒会儿。弄好后,把扇子打开,两个竹片合拢,就成了团扇状,收起来,有点像折扇,携带很方便,给小溪和陈玉彬一人一个。

    弄完后,糊的鞋底也差不多干了,陈妈妈就拿出针线开始纳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