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醪糟鸡蛋(第2/2页)重生有田

拿了双干净筷子,放在碗沿上,“小溪,你快端出去。”说着就开始洗锅煮饭了。

    因着一满碗,小溪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出去,轻轻地将碗放在桌子上,往唐老板的面前推了推,小溪就准备又去写作业了。

    陈老爷子伸手将碗往唐老板那推了推,笑着说:“唐老板,快吃,这农村家,也没得啥子好东西招待你,不要见笑哈。”

    唐老板也谦虚地往外推了推,啧了一声,假装抱怨道:“你看,我又不是啥子稀客,你弄这些干啥子?”

    家里的电视机也是在唐老板的店里买的,所以两人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上一次电视机还是人用自家的三轮车给拖过来,安好才走的。

    陈老爷子又推了推,“哎呦,你就不要谦虚了,来我家,你也该算是个客呐。”

    “喔~唐老板你快吃,你来到我们这儿,就是客。”幺舅爷也在一旁劝道。

    唐老板也就不再客气,拿起筷子,见碗里有四五个荷包蛋,有些不好意思,“唉~你们这也太客气了,这么多,我一个人咋吃的完。”打量了一下院坝里的几个孩子,“我再去拿几个碗来,舀两个出来给几个娃吃。”

    陈老爷子赶忙拦住,“哎呀,他们有的吃,这是专门给你煮的,唐老板,快趁热吃吧。”

    也不好再过多的推辞了,说了一句“那我就不好意思的嘞”,就埋头开吃。

    两个,在他们这儿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数量为二,另一个就并不是特意指两个,而是泛指,超出二都可以说是两个。比如说,拿两个梨,可以拿两个,也可以拿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是多个。

    一碗醪糟鸡蛋,白糖鸡蛋,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用来招待客人已经是最高级别的了。对于小溪他们来说,只有干看的份。

    干看就是,眼热、眼巴巴地瞅着。

    热热闹闹地吃了中午饭,本来是要喝酒的,因着唐老板回去还要骑车,所以就没喝。

    吃饭前,价格什么的都谈拢了,吃完饭,稍作了歇息,几人就开始忙开了。

    选位置,牵线,安电话,试电话。忙碌了一个多小时,两家的电话才算安好了。

    结好账,又抽了根烟,唐老板才骑上摩托车回龙岩。

    “本来人家一开始不愿意来的,快过年了,这两天正忙的时候。”等送走唐老板了,几人才又重新坐下,摆会儿闲条。

    “我就请了人家两道,我说这也不是我一家子安,屋头还有一家子也等到要安,他想了半天,才同意来的,把店交给他儿子媳妇看着,骑上摩托就把我拉回来了。”

    两道就是两回、两次的意思,他们这习惯用道来说。还有比如说,我叫了你两声了,也可以说,我叫了你两道了。

    陈婆婆小声地说:“哼~这是过年了,他店里人多了,就拽起了,嫌我们这钱少,要平时早就巴不得来了。”

    “人家这两天确实是忙,就我去的那一会儿,就有好几家子买电视的,人家也等着他送去安呐。”陈老爷子解释道。

    “今天,街上挤吧?”虽说是疑问句,但幺舅爷用的是肯定语气。

    “嗯,有些挤,但是没得过两天挤。”想起每年龙岩街道上那人挨人人挤人的场面,几人不由地“啧”了声。

    接着又闲聊起别的,反正除了晚上牵出去喂水,今天牛是不打算牵出去了。而幺舅爷家的牛,被他拴在后面山上,有的是草吃,只要晚上去牵回来就是了。他们这儿民风淳朴,最多就是小偷小摸,不会有人去动牛的。所以几人就围坐大桌子,吃着炒花生,闲话家常。

    而小溪就带着陈玉彬和赵娟去继续写作业了。

    安了电话,一家人都很是高兴,所以当晚就给远在北京的陈爸爸他们打了电话报备。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来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这一天,离过年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