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传家宝(第1/2页)重生有田

    陈老爷子指着小溪手里的模子,语气稍带抱怨地说:“还给我绊坏了。”

    在他们这,东西掉到地上摔了也叫绊。

    “哪儿呀?”小溪转动着手里的模子,仔细寻找着,没发现呀。

    “哎呀……”陈老爷子心急地凑过来,翻动小溪手里的模子。速度很快,都不带转一圈,就指了个地方,“看,绊了个口子。”

    小溪瞪大了眼睛,看着陈老爷子手指的那个“口子”,陈婆婆和陈玉彬也凑上前来,看了看,震了半天。然后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确认是真的,又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所谓的“口子”。

    这哪里是什么口子嘛,明明就是一个不到半指甲盖的一个浅浅的划痕而已,还这么煞有其事的样子,真把他们给唬住了。

    要不是陈老爷子指出,他们瞪大了眼睛看,还以为是木头的纹路嘞。

    老房子是陈婆婆的父母的,她和陈老爷子成亲后,就搬到了陈家那面,也就是小溪的大爷他们那边去住了。

    因着家里穷,就还住在原先的老房子里。就两件破土墙房子,房顶还不是盖的瓦片,是盖的茅草。

    后来,生了小溪的大姑后,没多久,不知道咋回事,把房子给点着了。两间破土墙房子也没了。

    陈婆婆的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家里稍有余钱,所以有些娇生惯养。

    他们的房子烧了,没有住处,就搬到了陈婆婆的父母家来住,直到老两口都过世了,就把房子就过户给了陈老爷子。

    这所房子可以想见有多牢实,经过了小溪的祖祖那一辈(不知道前面还有没有哈),经过了小溪的爷爷他们这一辈,传给了小溪的爸爸,又安全地经过了08年的大地震,直到小溪家15年要修砖房了,才推倒的。

    这真是货真价实的传家宝呀!传过了一代又一代,见证了一辈又一辈,庇护了一个又一个。

    “好了,爷爷,我们快做板栗饼吧。”见时间不早了,小溪就催促道。

    “嗯,对对对,再说会儿就该吃中午饭了。”陈老爷子这才舀水洗干净模子,回到案板上来。

    跟以往包包子、包饺子一样,陈老爷子擀皮儿。

    将小剂子用手掌稍稍压扁,只见右手飞快地推动着擀面杖,左手把着面团旋转着。面片儿越来越薄,擀成中间厚外圈薄的巴掌大面片儿。

    “彬彬,像这样把馅儿放在这个面片儿上,然后把口子攥上,稍微搓一下,就可以交给婆婆了。”小溪边给陈玉彬示范,边解释着。

    他们打算分工合作,陈老爷子擀皮儿,小溪和陈玉彬包馅儿,陈婆婆压模子。

    想来陈婆婆应该没有用过糕点模子,小溪只得手把手教授了。

    “婆,你看我咋个做哈。”

    模子就一个直径五六厘米的圆形,里面什么都没刻,很是简洁。将包了栗板子馅儿的面团,封口朝下,塞进模子里,用手按压成扁圆型。

    “婆,你按的时候,劲不要太大了,那样按的太实了,烤出来也不好吃,(把板栗饼)按的差不多跟这个(模子)齐平。”小溪指着模子说道。“按的时候,力气也要均匀,不然坑坑包包的,不平整,也不好看。”

    陈婆婆仔细听着,还很是认真地点点头。

    见她都放在心上了,小溪这才接着说。

    这边小溪在教陈婆婆如何用模子压板栗饼,那边,陈老爷子和陈玉彬也各自认真地忙碌着自己的。

    “婆,把这个板栗饼压好之后,用这个木头沿着模子的边边轻轻地敲,敲松之后就倒到案板上就行了。”

    小溪拿起案板上准备的一个方木条演示着。

    又在案板上塞了薄薄的一层面粉,防止粘黏。

    “那,给你试看看。”将手里的模子往陈婆婆面前一送,挪出位子来,让陈婆婆上手试试。

    陈婆婆也不惧怕,接过模子,就从案板上陈玉彬包好馅儿的面团里随意拿了一个,塞进模子里。

    先是轻轻按压,见效果不明显,这才敢使上劲儿。

    “诶,婆,使劲儿再轻一点儿……板栗饼不怕敲,你用劲大点儿不怕……沿着一圈都要敲,再把模子在案板上震一下,就可以倒在案板上了……你倒的时候,要是倒不下来,就再敲几下就是了……”

    那边。

    “爷爷,后来呢?婆婆把模子给摔了之后。”好奇心重的陈玉彬还心心念着刚才的事儿,很是想知道事情的后续发展。

    “还能怎样,毕竟是我亲手做的。就捡回去,压箱底了。”第一次送女孩子东西,而且是亲手做的,被拒绝,是很伤他的自尊心的。捡回去后,就藏了起来,直到现在才示人。

    “哦~”想来是没有后续了,陈玉彬也就不再问了。

    陈婆婆用上手后,不一会儿就压出二十多个板栗饼来。小溪怕放久了黏在案板上就不好了,就对陈老爷子说:

    “爷,先不擀皮儿了,这儿弄的这些已经够烤一次的了……你们就把剩下的这些擀好的皮慢慢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