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上山(第2/3页)阴阳井
道不用带,观里都有的。
一行四人骑着自行车向着大龙山出发,上午十点左右到了大龙山下,山下有着道观建的一个院,用来存放一些不方便带的东西的,王长河把他的自行车放到里面锁上门,李富贵和刘玉秀把自行车放到院子外的墙边。李富贵拎着李信的行李包,几人上了山。
到了紫阳观的山门前,李富贵和刘玉秀知道要到分别的时候了,气氛又显得有些沉闷了,刘玉秀又交代了李信几句,王长河安慰夫妻二人一番。
李富贵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千块钱,递给王长河,王长河一皱眉头。
“你这是干什么?收起来吧,老道我收徒可不是为了这些浮物。”王长河有些生气了。
“道长,我们家孩子在这里也不是待一天就回家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算是捐给观里的,这个…我们也不太方便进去,您代收着就行了。”李富贵看着王长河要动怒连忙解释。
王长河沉吟一声,看这架势自己如果执意不收也过意不去,毕竟他了是捐给观里,那就捐给观里好了。“也罢,难得你们有这份心,这钱回头就交到捐上吧。”
这年月,观里也确实是靠着一部分捐赠才撑下来的,唉,世道变了啊。
李信恋恋不舍的看着父母,眼眶里的眼泪直打转,而李富贵和刘玉秀也是一步三回头的看着儿子。
看着二人走远的背影,老道王长河摸着李信的脑袋,“好了,家伙,鸟总要离开老鸟的守护才能飞的更高,以后信是要做老鹰的男子汉,可不要哭鼻子才行。”
“嗯!”李信听了老道的话坚定的点点头,瞪大眼睛把眼泪给憋了回去。而他的一双拳头也是紧紧的攥着,心里想着自己要成为老鹰一样独霸天空的男子汉。
这一转身,便是两方世界。
“走吧,信。”老道王长河拎着李信的行李包,带着他走进了道观。
紫阳观很大,远比从外面看到的大的多,观里有四个大殿,八个偏殿,供奉着诸天神仙。
青砖碧瓦,青石铺地,四个大殿在中央,八个偏殿在两旁,院分四层,道观坐北朝南,暗合天象。
从一旁的门走进去就进入了第一层院子,王长河开始给李信介绍这里的情况。
“师傅,为啥大门不开呢?”李信走进这个宽敞的大院子以后,向一旁的王长河问,刚进门的时候王长河就不让李信再叫自己老爷爷了,让他改口叫师傅,今天正午时分让他行拜师礼。
“大门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开,还有每月的初一,十五,那时候会有很多香客过来的,平时进出观里都是从门进出的,家伙,明白了吗?”王长河一只手摸着李信的脑袋。
二人继续向里走。
第一层院子中央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石块拼接而成的太极图,偏殿分立两侧,院子是四周高中间低,院内到大殿和偏殿的走廊之间间有三层石阶,院子中间的四个角落有四个排水孔。
第一层院落的大殿名玄真,供奉着四大天王;第二层院落的大殿名太一,供奉五方大帝;第三层院落大殿名玉皇,供奉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第四层院落大殿名三清,供奉着三清道祖。
每个大殿两侧的偏殿供奉着各部仙众,各大殿内都有巨大的香炉,香火缭绕,终年不绝。
穿过了四层院子,来到了道观里侧,三清殿的右侧后方有一个夹院,是生活区,左侧后方则是一个花园。
李信就这样一边儿听老道跟他着这些,一边儿进了后面的厢房。
途中遇到一些道士都会对王长河作揖行礼,以示尊重。
王长河把李信带到他的住所,把李信的行李放到东边一间屋子的柜子里,告诉李信,以后这里就是他的住所了。
床铺什么的昨天已经收拾好了,这时已经临近中午,王长河让李信循着古礼,向自己敬茶三杯,而后敬拜天地,算作是正式拜师。
拜师礼行完以后,王长河带着李信去了饭堂。
每天正午时分开始午饭,由于这一派别颇为独特,修的顺心意而为,所以少点了很多繁琐的规矩,只要求门下之人惩恶扬善便好。
等到人齐了以后,王长河先是跟大家介绍了一下自己这个新收的,也是唯一的徒弟,而后教李信向观内的长辈一一见礼。
因为王长河是二观主,所以需要李信见礼的人除了三个观主以外,就是五位师兄了,其他的人辈分比李信,因此要向李信问好,弄得李信不知如何是好了,还是师父摸了摸他的脑袋,他才想起来回礼,大家微微一笑,这事也就过去了。
整个道观内一共是二十八人,另有两个孩,这两个孩是大观主程元的孙子,要叫李信一声师叔。
待午饭结束以后,王长河叫住一个身穿道袍略显瘦弱的青年道士,告诉他以后李信的学习文化课就交给他了,李信很知趣的跑到这个青年道士身旁叫了一声马师兄。
刚才介绍时候给这个瘦弱的青年见过礼,李信对他印象很深刻,他更像一个老师,而不像一个道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