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必先利其器(第3/4页)神级大亨
马立把鱼清洗完了,准备进入厨房做菜,刚好遇到正在收拾东西的阿爷,“阿爷,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
“哦!今天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媒婆于家老嫂子!”阿爷开始一愣,稍微想了一下才笑呵呵的说道。
最初阿爷下山的时候还是蛮早的,哪怕就算是回到村子里也不算太迟。
可是遇到村子里的人,难免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几句。
加上闲聊起来就感觉不到时间,所以一晃眼感觉没多久时间,却没想到比起平日到家已经有些晚了!
“咋!莫非于家阿婆还打算给你做媒?”马立嬉皮笑脸的说。
于家阿婆年纪不算太老,大概五十岁不到的样子,早年丧夫,连后代都没来得及留下一个。
在村子里面也一直没有重新找一个合适的,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寡居着。
因为于家阿婆出入村里人家的宅院方便,与做父母辈的人也好沟通。
在七里八村的婚姻嫁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为了生计就渐渐做起了媒婆这个崇高的职业!
在村子里面说不上是有多高的威望,但还是蛮受人重视的。
加上她平日在七里八村的附近也算是聪敏练达、通晓人情世故;
且脚勤侠、不辞辛苦;
能说会道、条理分明;
还算有一些经济头脑,在双方过礼下定之类的交割上,能把握公允适度,让村里人皆大欢喜。
另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事情。
这么多年做媒下来,于家阿婆也算是信誉不错、口碑也好。
凡经其撮合的婚姻,虽然说不上是夫妻和美,儿女盈床,家和业兴,姻亲益彰,但也算是多多少少过的去,自然会引来更多的生意。
在村子里面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合法性是不被认可的。
故而,于家阿婆这个媒婆乃是七里八村也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个混小子,于家老嫂子会给你做媒,也不会给我做媒,我一个老头子有谁会愿意跟我么!”阿爷老脸一红顿时哭笑不得,口中埋怨的说道。
他这个年纪还想找什么老伴么!
大娃子也真够胡闹的!
“那她咋个拉着你说话呢!”马立就随口问道。
于家阿婆这个媒婆或许是职业的关系,话特别多、特能唠嗑,很多人见到都怕,所以往往是聊上几句就赶紧找个借口散人了!
据说她有着三寸不烂之舌——
但也说不上是花言巧语,欺编握合。
用于家阿婆的说法,她要是这么做,必然会引起七里八村的四邻非议、道路以目。这样,她的生意经也就念不下去了。
尤其在七里八村的小山村里,十里多同姓,百里亦攀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要是于家阿婆敢‘指东说西、瞒天欺地、损阴害德’的事情,别人早就去砸她家的大门了!
“我是看着你过几年就要长大了,我们村里13、4岁很多娃子早就有婆娘了。阿爷想着是不是让于家老嫂子给你留意一下,看看这附近七里八村的哪家有好姑娘!”阿爷说着前因后果。
这可是有着长久的打算。
谁知道自己哪天还活着呢!
还不如早点让大娃子成家微妙。
可惜的是自己家都活不下去,有哪家的姑娘愿意来呢!
看来只能等大娃子大一点,去哪里找个工,再慢慢想办法了!
“阿爷,我还早着呢!何况现在我本事大了,不一定会在七里八村找媳妇呢!”马立脸色通红,心想咋又把找婆娘的事情往我身上说了么!
“哦!你还看不上附近七里八村的姑娘么?”阿爷怪笑了一声。
“那倒不是,只是我力气又大,现在还会做菜,哪个姑娘会不喜欢我么!”马立自豪的说道。
力气大在农村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农活都需要力气大的人来做。
在农村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等哪一件事情不是体力活。
要是力气不大,能做的了么?
就算是勉强干完这些农活——
外面的地算是耕玩了,可家里面的地呢?
还有力气耕么?
要是没力气耕家里这快地,家里婆娘还能好好过日子啊!
那还不闹翻天。
夫纲不振——
所谓三纲五常,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在村子里,后者都要听前者的话。
夫纲不振也就是妻子不听从丈夫的话了!
这在山村里面夫纲不振可不仅仅是不听丈夫的话。
那可是要整天被骂个狗血喷头,厉害点的还要动不动被老婆揍上一顿的。
“那倒是!不过大娃子,你可不要太骄傲,你知道于家老嫂子刚才和我讲了什么?”阿爷笑了笑,仿佛想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