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丈母娘看女婿】(第1/2页)民国之文豪崛起

    天津站外。

    一辆辆骡车候在路边等生意,虽然汽车已经发明出来多年,但牲畜仍旧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有人从车站出来大声喊道:“嗨,赶车的快过来几辆!”

    “来嘞!”车把式高兴地挥鞭子。

    叫车的却是个戏班子,林林总总二三十号人,光戏台道具就装了三大车。

    明天就是孟冬复出登台之日,所以提前动身来天津,同行的都是她的家人长辈。

    大伯父孟鸿芳演武生和丑,二伯父孟鸿寿唱文丑兼奏京胡,三伯父孟鸿荣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六叔父孟鸿茂演丑,父亲孟鸿群演老生兼红生。孟冬的母亲张云鹤、二妹佩兰、三弟学科、四妹幼冬,还有她的几位姑父、舅父,也要么唱戏,要么演奏乐器。

    孟家三代人出了九位名角,祖父孟七最有意思。他早年投过天平天国,从军十余年,一身好武艺,在英王陈玉成麾下担任戏班教师,战时打仗,闲时唱戏,也算武装文艺兵了。

    这整个一戏曲世家,戏班子是家里人。放在后世绝对显赫,但在晚清民国却属于下九流,有钱没地位,通婚也基选同行,嫁给名流富商只能当姨太太。

    他们主要在南方演出,甚至曾远赴菲律宾。但如今南边整天打仗,正好孟冬又在北平购置了房产,干脆整个家族都搬来北平定居。

    装车完毕,开始启程,还喊了几辆黄包车由女士乘坐。

    孟冬跟妹妹幼冬坐一辆,幼冬今年才九岁,但也已经出道登台,把老生唱得有模有样。

    旁边那辆车上,坐着母亲张云鹤和三弟孟学科。张云鹤扭头对孟冬:“老大,你也快满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托人帮你媒,倒真有个合适的。那人你也认识……”

    “妈,你别了,我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孟冬打断。

    张云鹤见女儿反应强烈,狐疑道:“你有心上人了?”

    “没有,你别多想。”孟冬矢口否认。

    张云鹤却了解女儿,柔声道:“跟妈,那人到底是谁?”

    “真没有。”孟冬不耐烦道。

    “好好好,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张云鹤颇为开明。

    历史上这个时候,孟冬已经对梅兰芳暗生情愫,后来不顾家人反对嫁给梅兰芳做妾,严格来属于三姨太。梅先生正妻叫王明华,因子女夭折,主动劝丈夫再娶以延续香火,于是有了第二任妻子褔芝芳。这两位夫人如今都还健在。

    孟冬是个认死理儿的,她历史上愿意给梅先生做妾,现在认准了周赫煊也不会动摇,根不在乎父母之言。

    “姐,你的情郎是不是在天津啊?”孟学科突然蹦出一句。

    孟冬没好气道:“屁孩儿,你懂什么?”

    孟学科嚷嚷道:“什么屁孩儿,我都十四岁了!”

    “等你满了十八再。”孟冬笑道。

    “切,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情郎肯定在天津,”孟学科人鬼大,“不然咱们戏班子在北方首演,放着北平不管,跑来天津做什么?”

    孟冬被穿心事,脸红道:“去去去,少胡八道。”

    “看报看报,看《大公报》,十五省督军联名推举张作霖担任安**总司令!张大帅下个月要祭天就职嘞!”

    “看报看报,看《大众》报,《神雕侠侣》火热连载。”

    一个报童在大街上奔走呼喊。

    孟冬突然叫道:“《大众》来一份!”

    “好嘞,二分八厘。”报童喜滋滋地跑过来。

    孟冬坐在黄包车上就读起来,她喜欢看周赫煊写的东西,脸上不由而然浮出甜甜笑意。

    张云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感觉女儿有问题。等到了客店安顿下来,她才把女儿单独拉到房间问:“老大,你老实跟妈,心上人到底是谁?”

    孟冬道:“妈,真没……”

    “不许没有!”张云鹤瞪着女儿,随即又安慰,“妈不反对,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孟冬这才吞吞吐吐地:“是周赫煊。”

    张云鹤却没听过周赫煊的大名,连忙问:“周赫煊谁啊?做什么的?”

    孟冬:“他是做学问的,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张云鹤惊道,“北大的校长一般人可做不了,周先生年纪很大吧?他夫人还在不?若是死了老婆做填房,倒也算一桩好姻缘。”

    这就是旧社会京剧艺人的心态,自己都轻贱自己,居然认为女儿嫁给大龄学者做继室很般配。

    “妈,你什么呢?周大哥才8岁,都还没结过婚。”孟冬解释道。

    听到周赫煊年轻未娶,张云鹤反倒愁眉苦脸,耐心劝道:“老大啊,这可就有点悬了。那个周赫煊8岁便能做北大校长,肯定在官面上有靠山,他自己也学识渊博。这样的青年才俊,恐怕看不上咱们唱戏的,你还是找个同行结婚吧。”

    孟冬坚决道:“不,我就认准他了,大不了以后嫁过去做姨太太。”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