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青红】(第1/2页)民国之文豪崛起

    即称清流,自然喜欢邀名。

    王慕沂那种商界精英且不,人家来就有钱,缺的正是名声和影响力。

    最奇葩的当属魏子文,此君明明坏事做尽,干的是青帮浊流勾当,却硬生生的要往清流里头挤。他大义凛然地:“咱们搞慈善,就一定要搞真正的慈善。不能像八善堂的杜笑山那样,打着慈善名义骗钱,我是看不起这种人的。咱们筹集的善款,一分一厘都要用在灾民身上!”

    “魏兄得好,真是大善人啊。”周赫煊半讽刺半真诚地赞道。他讽刺的是魏子文放高利贷,真诚则是完相信魏子文此刻的话。

    像魏子文这种追逐善名者,做起慈善来,绝对比大多数人都要认真,属于偏执的爱好和信仰。

    好吧,其实魏子文信佛。

    这家伙觉得自己干坏事太多,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甚至还会殃及子孙,所以疯狂地搞慈善积阴德。

    张英华想借周赫煊的路子投靠张学良,也出声附和道:“我为官一向清廉,名下虽没有多少钱财,但慈善事业乃百年大计,该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办善堂算我一个!”

    管兴权接着表态:“我是经营戏院的,可以帮忙组织赈灾义演。”

    “也算我一个吧。”王慕沂不喜欢空话大话,他走的是务实路线,以后善堂的管理少不了他出力。

    几杯酒下肚,青帮中人纷纷表态,俱都支持组建善堂、赈济灾民。

    周赫煊喜不自禁,在座的这些家伙,可都是青帮通字辈大佬(袁克文实为大字辈)。他们在天津开有香堂,门下有众多弟子,那些弟子也一个个能量颇大。

    有他们支持,慈善事业完可以搞得轰轰烈烈。

    既然已经敲定主意,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给慈善机构起名字。有人叫“津济会”,有人叫“八方堂”,最后“青善堂”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可。

    “咱们都是青帮中人,叫青善堂最为合适。”天津驳船公司买办李汉臣。

    “不妥不妥,”袁克文摇头道,“周先生不是咱们青帮的人,如果叫青善堂的话,岂不是把他排除在外?”

    潘子欣拍手笑道:“那还不简单,周先生也可以加入咱们青帮啊。”

    袁克文翻白眼问:“拜在谁门下?”

    “呃……”潘子欣顿时语塞。

    在座的都是通字辈,袁克文这个花钱买来的大字辈,根做不得数。如果周赫煊加入青帮的话,至少得找个大字辈拜师,否则必然低他们一等。

    而如今天津的大字辈,只有厉大海、厉大森(褚玉璞的青帮师父)两人,那都属于浊流人物,跟眼下诸位不是一路的。

    周赫煊可不想混帮会,但又想跟帮会人物打好关系,当即胡扯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来是一家。实不相瞒,鄙人乃美国洪门弟子,起来也跟青帮渊源甚深。”

    “周先生居然是洪门弟子?”众人皆惊。

    洪门最初叫天地会,主张反清复明;而青帮又称漕帮,属于行会性质。

    以前洪门视青帮为叛徒,认为他们甘做满清走狗,严禁洪门会员转投青帮,正所谓“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不过到了晚清时期,随着海禁开通,漕运改走海路,大量青帮弟子失去生计,也转而开始造反了。

    两帮之间的敌视自然消失,最有名的当属秋瑾。她是洪门白纸扇,但为了方便革命,也借着青帮名义行事。青帮当时辈分已经用完,正是秋瑾和徐锡麟入帮时,临时增加的“大通悟觉”四辈。

    在座诸位虽然惊讶,但也很快释然。因为美国的华人生存艰难,想要活得更好,投奔洪门实属正常,跟洪门没关系反倒稀奇。

    魏子文问道:“周先生是洪门什么字辈的?”

    周赫煊好笑道:“洪门之内皆以兄弟相称,没有辈分之。”

    “哦,原来是这样。”魏子文闹了个乌龙,表情有些尴尬。

    袁克文颇为惊喜,举杯道:“周老弟,你是洪门中人怎不早。哈哈,咱们来喝两杯!”

    “好,干杯!”周赫煊豪爽地一饮而尽。

    冒充洪门不是啥丢脸的事情,美国洪门此时已更名为致公党,正在由帮会向政党转变。到了1世纪,中国境内的致公党员都还有4万多,人家的口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美国洪门的龙头老大司徒美堂先生,后来还参加了建国大典呢,当时就站在天x门的城楼上。

    既然都是江湖中人,接下来的气氛就更加热烈。

    最后经过商议,新组建的慈善机构叫做“济民会”,由周赫煊担任名誉会长(董事长),王慕沂担任秘书长,魏子文死皮赖脸的弄了个副会长职务,其他人都担任董事。

    袁克文啥都不想当,他不喜俗务,也不邀虚名,只对吃喝嫖赌抽感兴趣。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募集了4万多的善款。周赫煊认捐5,魏子文认捐3,其他的大都在1到3元之间。袁克文喊穷没钱,但也捐了一副明代书法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