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人脉很重要】(第1/2页)民国之文豪崛起

    蒋百里的军事代表作是国防论,此书包含了他半生的研究心血,要到1937年才集结出版。

    后世许多公知造谣,太祖的论持久战抄袭了国防论,还明目张胆地叫嚣着:“把抄袭的东西还给人家!”

    能出这种话的人,显然是没有读过国防论的。这书完跟抗日扯不上半点关系,而是蒋百里对一战以来诸国列强的总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再吸收西方新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来阐明自己对中国国防建设的一种构想。

    至于“持久战”思想,也并非太祖独创,他在论持久战开篇第一段里就:“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呢很多人都持久战。”可见,当时“持久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观点。

    中日面战争爆发以后,国人的思想非常复杂。有要打“持久战”的,呼吁抗战到底;也有不少认为中国必亡,即“亡国论”;还有坚信“速胜伦”的,觉得中国可以快速战胜日。

    太祖的伟大并非提出了“持久战”思想,而是他对此展开了论述:怎样有效地持久战,抗战将怎样分阶段进行,怎样发动群众以人民战争为基带行持久战,怎样做到存人失地、人地皆在,怎样做到既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怎样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展开战斗甚至他老人家还讨论了,国际形势会因为中国的持久战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太祖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精确预言了中国抗战的过程。

    蒋百里现在提出的“三阳线决战论”,在太祖的论持久战面前就如轩科。他这个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想把湖南变成中国的“凡尔登绞肉机”。

    当然,蒋百里的这个理论也亮点无数,比如提前进行工业布局、用东部的地理空间换冉略时间等等⊥此来看,蒋百里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军事战略家,至少能把老蒋甩出几个银河系。

    老蒋不是傻瓜,虽然也在寻求“中日友好”,但他深知那是妄想,日早晚有一天要打过来。

    常凯申已经在为国战做准备了,但他怎么做的准备呢?

    恩,蒋委员长首先要确保上海的安,因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他最重要的财源之地。他不愿意、也不可能轻易放弃上海,所以他正在暗中完善上海的防御体系,想把上海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好吧,事实证明,常凯申的这种部署还是有点用处的。若非他提前巩固上海防御,淞沪会战不可能坚持三个多月。虽然淞沪会战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却打破了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让很多抱有悲观心态的国人看到希望,极大的坚定了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天晚上,周赫煊和蒋百里反复讨论了两个斜,将那篇“三阳线决战论”反复修改补充。

    “明诚,你明天跟我一起去见委员长吧。”蒋百里收好稿件。

    周赫煊笑道:“我就不必了吧。”

    蒋百里眨眼道:“汪兆铭想要搞臭你,可以调动许多报纸和文人对你进行攻击。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老蒋帮你话,至少中央日报不敢再乱发社论了。”

    “好吧。”周赫煊耸耸肩,感觉有些郁闷。

    蒋百里笑道:“其实,你还可以找一个人帮忙。”

    “谁啊?”周赫煊问。

    蒋百里缓缓地出三个字:“朱家骅。”

    周赫煊猛然欢喜,顿时拍手:“对啊,我怎么把骝生朱家骅)给忘了!”

    蒋百里给人一贯的芋,就是个只懂军事、不懂政治的专业人才。但他能出“朱家骅”这个名字,就明蒋百里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愿卷进政治当中。

    常凯申此人或许别的不行,但玩弄权术却是一把好手,深谙政治制衡之道。

    他死抓着军队、财政和特务三条命根子不放,军队方面有陈诚、胡宗南等人,财政方面有孔祥熙、宋子文和陈氏兄弟,特务方面有戴笠、徐恩曾等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江浙人士,互相牵制、互相依赖,谁敢嚣张他就打压谁。

    比如最近陈果夫跳得最欢,老蒋已经非常不爽了,他明年就要任命张厉声为中组部长。而张厉声是CC系的叛徒,天然就和陈果夫对立,这个任命无疑是在陈果夫脖子上拴绳子。

    常凯申是怎么压制汪兆铭的呢?

    他把国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提高一级,改称中央秘书长,居于国党中央各部长之上,其地位仅次于副总裁,并主管中央党部的日常事务⊥这么一项简单的任命,直接把汪兆铭的权力架空,让汪兆铭在国党内部毫无话语权。此举不但牵制了国党副总裁汪兆铭,还削弱了陈果夫兄弟的CC系势力,可谓一石二鸟。

    顺便一提,这个主意是戴季陶想出来的。戴老头看似刚正不阿、疯疯癫癫,其实阴得很呢,难怪能成为常凯申的首席智囊。

    至于蒋百里刚才的朱家骅,如今已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属于常凯申极为器重的大红人。

    朱家骅是搞教育出身的,前几年,蔡元培和李石曾两派把教育系统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