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节 引荐(第2/3页)我要做门阀

乃至于数千万人,为了他的倡议和呼吁,奔走相告,自发组织起来,活动起来!    那必将是一个无比璀璨,充满激情和热血的时代。    在这个地球上,只要中国人能够认真对待某个事情,那么中国人就能将之做到极致,发展到巅峰,让整个世界都膛乎其后,拍马也跟不上!    就像那些现在被深埋于骊山之下的秦始皇兵马俑手里拿着的青铜武器。    就像后世被发展到极致和巅峰的文官系统。    就像被发展畸形的封建制度。    只要中国人相信,并认真去做的事情,还真没有做不到的。    这样想着,张越胸中就升起万丈豪情。    “我必将践此大业,也一定要践此大业!”    …………………………    而这时,霍府内,却是有些热闹。    当然了,没有人敢大声议论或者随便走动。    只是,大家都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小声的交换着情报。    尤其是年轻人们,脸上都带着红晕,兴奋不已。    “侍中张子重,也受邀来了……”许多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身边的同伴,随即对方也兴奋了起来。    “在哪?张公何在?吾正要拜问!”    对于年轻人们来说,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昨日的君臣对奏的详情,只是听说了侍中张子重向天子敬献了《春秋》三世论和小康世与太平世的实践方案。    但这就够了!    对吗!    士大夫们和舆论界,呼唤和渴望那最终的世界,那天下大同,那理想的期许之世已经很久了。    不止是从董仲舒开始。    在汉室建立的那一天起,这个梦想,这个理想就深埋于历代士大夫心中。    经历了秦末的残酷混战,又目睹了天下生民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十不存一的惨状。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或者黄老学派的士大夫,每一个人都深深刺激,每一个人都被深深震撼。    正是如此,人们才会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在自己的脑海和思维里,构筑了一个三代之治的太平盛世,幻想那太平世界的种种美好。    也正是这思潮,催生了公羊学派。    在本质上来说,公羊学派能强盛,是因为它迎合了天下人的这种思想。    只是可惜,公羊学派也只是说要致太平。    但从未有人真正的提出‘我们一起来建立太平世界吧,从现在就开始吧’。    如今,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诸君,让我们一起去建立太平吧,从现在开始!    年轻人们岂能不热血沸腾?    人心的力量,有时候强大的足以改变世界。    是故,虽然张越根本没有露面,但仅仅只是听说,他来到了这里,年轻人们就兴奋的难以自抑了。    ……………………………………    “贤弟,有几位朋友,想要见一见你……”张安世带着张越,进了小楼之中,笑着道:“正好,愚兄就将他们也都请来了这里……”    门被推开。    四五个衣冠整齐的官员,恭身站在门口,见了张越,立刻拜道:“见过侍中……”    “愚兄为贤弟介绍一下……”张安世笑着上前,给张越做着介绍。    “这一位是青州刺史隽曼青,曼青是暴兄的佳婿,其督青州,政绩斐然,听说贤弟在此特地恳求愚兄代为引荐!”    一个相貌俊朗的官员,长身作揖,对张越拜道:“青州刺史不疑拜见明公!”    他的眼里充斥着种种神色,脸上甚至都有些因为激动而产生了红晕。    他就像一个追星的粉丝遇到了偶像一样,深深拜道:“不疑闻明公之说,甚为信服,愿明公不吝教诲!”    隽不疑虽然比张越要大许多,但是,他岳父是暴胜之而暴胜之和张越平辈相交,所以他算是张越的晚辈,用这样的重礼自然合情合理。    张越听了对方的名字,眼皮子一动,立刻上前,扶起对方,道:“久闻青州刺史隽不疑,断案清名,致法一丝不苟……不敢当隽刺史如此重礼,只能说愿与刺史交流、切磋,互相印证……”    张安世笑着,介绍道:“愚兄再为贤弟引荐……”    “这一位,乃是华阴杨敞……”张安世道:“杨兄祖上乃赤泉严候……”    对方立刻上前,拜道:“华阴杨敞见过侍中公!”    “犬子望之,还望侍中公多多教训,严格教导!”    张越连忙扶起对方,道:“杨公言重了,望之在新丰,做事严明,进退有度,吾心甚喜之!”    对于这位张越一点都不陌生,他儿子杨望之目前在新丰担任着阳里游徼的职务,这些日子来做事也很妥当。    不过,这个家族最出名的,却是保存了史记。    让这部太史公的煌煌巨著,没有和当代的很多著作一样,被黄土所掩埋。    杨敞听了张越的夸赞,心里面却是美开了花,笑的嘴都快歪了,立刻深深拜道:“犬子愚钝,幸得侍中公不弃,多加教诲,愿侍中公严格督促!”    对他来说,这么粗的金大腿就在眼前,哪里肯放过?    张越闻言笑了笑,拱手回礼:“杨公言重了!”    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却被杨敞旁边的一个男子所吸引了。    对方大约二十七八岁左右,身穿着绛色玄服,头戴獬豸冠,长着一张国字脸,看上去严肃无比。    “这位是?”张越主动提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