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节 影帝张子重(第2/2页)我要做门阀

测试。    看看这个小留候,会不会在他面前,偷奸耍滑或者煽风点火。    这很关键!    关乎他能否对此人有更多信任!    在心里面,这位陛下却也很纠结,一方面,他希望张越能跟他说实话。    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张越讲实话。    因为这个实话一旦讲出来,那就等于给刘胥和刘据的脑袋上都贴下一个标签。    国家也会丢脸!    堂堂汉家太子与广陵王,被一个臣子,玩弄于鼓掌之间。    这要传出去,天下人与后人怎么看他的这两个儿子?    刘胥与刘据,更是紧张不已的看着张越。    两人现在心里面也很纠结。    刘胥很好理解,他害怕张越将事情经过全部说出来,这样,他将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李禹的努力与企图就落空了,以他老爹的脾气,恐怕自己得和广陵说拜拜了。    前几年的时候,他在虎圈斗兽,杀死了猛虎后,一时高兴,砸死了自己的一个臣子。    被老爹骂了个狗血淋头,暴怒下的老爹甚至说出了“汝何以安广陵?去交趾与野人为王罢……”这样的话。    刘据却比刘胥更纠结。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希望这个侍中官讲真相好,还是偏袒自己或刘胥好?    但这三个选择,都是他不想看到的。    选择任何一个,都会伤害他或者他的兄弟。    ……………………………………    张越却是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已故的御史大夫张汤和丞相平津献候公孙弘。    “这两位遇到这种难题是怎么做的来着?”张越挠了挠,从脑海之中找出了好几个相似的例子。    然后,他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他提起绶带,脱下自己的貂蝉冠,顿首拜道“启奏陛下,臣不能说!”    “嗯?”天子奇了。    “臣闻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君子之行,人臣之本也!”张越俯首奏道“故春秋隐鲁之弊……”    “方今天下,礼崩乐坏,汉礼未制,汉乐未兴,教化未施,故臣不能说……”    当年张汤与公孙弘,虽然没有遇到过类似张越这样的事情。    但他们碰到过无数次的攻仵与弹劾。    尤其公孙弘,经常被人打小报告,塞黑材料。    而他们两个在面对这样的时候,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不申辩、不抗辩,将决定的权力交给天子。    于是,龙颜大悦,就算有错误,也被以为是瑕疵。    最漂亮的,当属公孙弘面对汲黯打小报告,说他多诈不忠,还拿出了实锤时,公孙弘的应对了。    他什么都没有做,只说了一句话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翻译过来,就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而效果却是杠杆的!    故而,张越很清楚,当今这位,最恨别人替他拿主意了!    你是谁?    居然敢教朕做事?    几乎所有以为自己很牛逼,想替他拿主意的,最后都以悲剧收场。    反之,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隐藏在阿谀与马屁之中的公孙弘与张汤,漂漂亮亮的将事情给办了,还不得罪他。    要知道,张越可听说了,当初张汤当廷尉的时候,常年准备了三个方案。    一个是天子喜欢的,一个是天子不喜欢的,还有一个是天子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    看着情况来,察言观色上方案。    所以,天下士大夫们总喜欢将‘久假而不归’挂在嘴边,不是没有道理的。    每一个成功的汉家大臣、政治家,都是影帝。    张越虽然不太想做一个影帝,但奈何现实如此。    不当影帝没法混啊。    而且在这个事情上,张越很清楚,自己不管说什么,都是错,也不可能实现任何意图。    这么大的事情,涉及一个太子,一个诸侯王。    要说这位陛下心里面没有盘算清楚,做好了决定?    鬼信啊!    果然天子听了张越的回答,虽然依旧冷峻,但眼中却多出了许多欣赏的神色,他拍拍手,道“来人,给张侍中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