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节 衣锦归乡(第2/3页)我要做门阀
入。 那么在长安城里什么东西最赚钱? 想到这里,张越就对刘屈氂拱手道:“未知宗正卿之中,可有善于酿酒之人?” 刘屈氂闻言一楞,随即也醒悟了过来。 长安公卿贵族们,靠着酿酒贩酒,补贴家用,这是传统了。 因为,汉室官方严禁私自酿酒。 而关中夏季的旱灾,又让国家严厉禁止一切使用粮食酿酒的行为。 但…… 越是如此,人民就越喜欢喝酒。 而私酒贸易也因此成为了关中现在最赚钱的买卖。 只是能做这个买卖的,只有顶尖的贵族。 其他人哪怕是碰一下,都可能粉身碎骨。 而眼前这个年轻的天子宠臣,恰好是有这个资格干这个事情的。 这样想着,刘屈氂就笑的更开心了:“建文君想要酿酒匠人?正好,宗正卿官邸,有数百名精于酿酒的大匠,皆是犯官奴婢,建文君若是需要,本官这就让人将名册送来,使建文君仔细挑选……” 反正,挖刘家墙脚的,也不差一个姓张的。 这也是对方应有的权力! 甚至是天子默许的权力。 不然的话,难道让堂堂的天子近臣,国家侍中,过的还不如一个老百姓? 那不是逼他去贪吗? 但刘屈氂那里知道,张越从来没有打过犯禁的主意。 不是他不想,也不是他故作清高。 而是不能! 为了点蝇头小利,就败坏自己的名声,那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张越还没有这么傻。 但…… 除了粮食酿酒之外,还有其他酿酒的法子啊。 譬如说果酒,也譬如说药酒。 张越想的很清楚,这个世界上,物以稀为贵。 学别人,酿那些度数不高的黄酒和清酒,赚不了几个钱。 但若是别出心裁,开发出葡萄酒、各种药酒等保健酒类。 再加上自己的名声…… 那钱还不滚滚而来? 更妙的是,还不犯法违规,哪怕是大司农也说不了他不是。 这使得他的酒类,可以公开售卖! …………………………………… 一个时辰后,刘屈氂派人将一箱子的名册,送到了张越面前。 张越只是看了一遍,便选定了十五人的名单,都是过去长安城里比较有名气的酿酒师。 只是流年不利,他们的主家摊上了大事,自己也被拖累,变成了官奴婢。 但背景和底细,都很清白,没有作奸犯科之事。 然后,就名单送到了宗正卿府邸。 而他自己则准备回一趟南陵,去接柔娘。 顺便,看一下家里的情况,再将田苗兄弟带来长安,让他们来主持和监督这府邸之中将要进行的酿酒之事。 再一个就是,这次回去,他得祭祖了。 再怎么说,现在他也得封封君。 虽然只是一个食邑两百户的非世袭封君,但也是喜事,得禀报祖宗。 于是,便回宫向天子告假。 天子一听张越要回乡祭祖,也很高兴。 他沉吟片刻后,道:“卿为朕与长孙重臣,国家大臣,此番回乡祭祖,不可丢了颜面……” “这样,朕派羽林卫一百骑,护送卿回乡……” 项羽都知道,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老刘家就更喜欢这样显摆了。 当初,高帝就在丰沛连摆了好几天的流水宴。 太宗皇帝回归晋阳时,也是依样画葫芦,大摆筵席与晋阳百姓痛饮三日才罢休。 张越一听,连忙谢道:“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 这可是皇帝出钱出力,给自己装逼! 更是直接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地位的时机。 虽然可能会因此招致嫉妒乃至于愤恨,但无所谓了。 人生在世,如不能显摆,不能风光,那有什么意思? 很快,刘进也听说了张越要回乡祭祖,立刻赶来,送来了几件东园令督造的祭器,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座青铜鼎。 卫皇后也命人送来了黄金五百金以及各色绸缎数十匹。 于是,张越要回乡祭祖的事情,在整个宫廷内外,都被人知道了。 张安世、暴胜之、赵破奴、金日磾、上官桀甚至霍光,都派人送来了礼物。 而其他公卿列侯,也都纷纷派人送来了礼品。 虽然大部分人,都只是送了点帛布绸缎黄金,算是打了个招呼。 但也让张越的回乡之旅,变得臃肿无比。 各种各样的礼物,塞了整整五辆马车,整个长安都是瞠目结舌,尤其是在看到了,居然还有羽林卫骑兵护送的时候,人人都是差点咬掉了自己的舌头! “生子当如张子重啊!”也不知道是那个围观群众在人群里感慨了一声,于是,整个长安都流行起了这句话。 不知道多少列侯公卿,在教训自己的子侄时,都会拿张越出来做对比。 于是,张越从此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长安纨绔子的噩梦! …………………………………… 当张越驱车回到南陵时。 整个南陵都轰动了。 沿途的道路上,无数听到消息的百姓,带着孩子,站在道路两侧欢呼雀跃。 对于南陵人来说,张越确实已经是他们的骄傲了。 现在,南陵人出门在外,动不动都是:“张蚩尤,我乡党也!” 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