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1/2页)公子千秋
老爷子这些年来身体倍棒,千秋记忆中连个头疼脑热都少,更别提太医登门看病了。
所以,他对太医的想象是,仙风道骨的老头儿,又或者沉着稳重,慢条斯理的中年人。
他压根没想到,二老爷和三老爷亲自陪进来的徐太医,赫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伙子!
千秋半点不懂号脉,所以见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太医在床前坐下,将枕头放在了老太爷手腕之下,凝神静气三指把脉,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连二老爷和三老爷一面端详老爷子,一面悄悄审视自己的目光都完忽略了。
“寸脉涩……”
二老爷刚刚从衙门匆匆赶回来,此时连忙问道:“这寸脉涩是何道理?”
“寸脉过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但如果仅仅只是过滑,那不要紧,往往是因为饮食,伤食、伤寒、寒食的缘故,缓缓调养行了。但如果是过涩,这是病了,寸脉应滑而变涩,便是气盛,气痞而不通……”
千秋瞠目结舌地听着这位徐太医神情自若口若悬河出了一堆他听着都头疼的医理,见二老爷和三老爷果然面面相觑,有听没有懂,不由发好奇地打量这位信誓旦旦的徐太医。
徐太医一口气完,又煞有介事地询问一旁的影,老太爷前几日起居饮食如何,这才舒了一口气:“虽然有些凶险,但还不妨事,我开个方子,老大人先服几剂看看,如若有效,休养十天半个月能渐有起色。”
眼瞅着二老爷和三老爷如获至宝地亲自送了徐太医出去开方子,千秋见影过去关了门,他冲着床上仍然眼睛紧闭的老太爷声问道:“爷爷,这真是太医?怎么看着这么像江湖骗子?”
老太爷立时睁开了眼睛,他没好气地敲了敲千秋的脑袋骂道:“臭子,你别看徐那么点岁数,那是皇上都要赞一声国手的,家里三代都在太医院供事,再,太医院里那些老古板可不好打交道,我请他们来瞧病,万一穿帮怎么办?”
“这么您是和徐太医串通好的?”
“什么叫串通好,这叫默契,默契懂不懂?”
老太爷眼睛一瞪,随即轻哼一声道,“我还没和你算账,你送给余家的对联怎么回事?还是我写的,我怎么不记得我什么时候过这两句?”
千秋暗叫糟糕,想要岔开话题,可偏偏老爷子眼疾手快,直接拎住了他的耳朵。
“臭子,对联确实不错,你也痛快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一下子把天下读书人都骂了!你爷爷我来被人骂不学无术,这幅对联一出,我岂不是被读书人唾沫星子淹死?”
看到待要挣扎的千秋顿时怔住了,随即喃喃自语口滑了,脑袋立时耷拉了下去,老太爷倒有几分不忍,松开手后揉了揉他的脑袋。
“我听影转述那邱楚安余泽云嘴脸时,尚且气得发抖,想来你当场听到的时候肯定更生气。所以,你算话得再过头,我也不怪你。”
老爷子是这么,千秋是觉得心里不好受。
他之前挤兑邱楚安和余泽云的话,前头那些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最后那一副对联却是画蛇添足。
读书人这三个字,骂的是一整个阶层,他又对联是老爷子作的,如此一来,不受读书人待见的老爷子岂不是更加拉仇恨了!
“不过那副对联解气,骂得爽快,我瞧不起那些求官的时候对你百般奉承,事后一抹嘴不认人的狗鼠辈!读书读到狗身上去了!”
老爷子眉飞色舞地瞅了一眼从门口回来的影,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影,你的字比我遒劲有力,回头给我写出来,这幅对联我要挂到正堂去!”
千秋正在那深刻自我反省,可听到老爷子这吩咐,他也来不及想影的字为啥比老太爷更好,哭笑不得地抗议道:“爷爷,那您刚刚这话到底是骂我还是夸我呢?”
“骂也有,夸也有!”老太爷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才用有些复杂的眼神端详着千秋,“我这书房里的书,自己也没翻过多少,没想到竟是你翻得比我多。那里头不少前朝末年大乱,宫中一把火时流传出来的,我当年在老师那儿抄了好些。哼,幸好你没敢在那些书上乱画!我真是老了,忘了年轻时借书看时的废寝忘食,读书须年少啊……”
咦,老爷子好像是把那副对联脑补成他三年看书偶得了?还好还好!
刚舒了一口气,千秋只觉得耳朵又被拎了,立时龇牙咧嘴了起来。
“但你爷爷我一辈子好强,吃亏在这出身二字。余建龙那种当面自称门生孙儿的货色,得志了敢和我划清界限,余氏宗家送个秋波,他敢对我捅刀子!
我倒是栽培提拔了一些人,可都还不成大气候,仅有的一个离三品还差口气。今天的事一出,很多读书人只怕更要离我远远的!所以,你子惹的事,你得负责任!”
千秋只觉得耳朵都快被老爷子揪长了,一面拼命抢救,一面急急忙忙地问道:“爷爷,您直吧,究竟想怎样?”
“你趁着我这次病……不对,是装病,去给我见一位名士。”
千秋顿时眉头拧成了大疙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