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高速发展(第1/2页)完美之眼

    当赶到现场一看,完全被震撼住。

    形容的时候,说的抽象,绝对没有亲眼目睹来的具有震撼力。

    这个特殊的机器无需人工调整速度,前段的大钻头自行运转,如果岩石强度略低,它就速度快一些,如果岩石硬度大,那相对于就略微慢些。

    别看这个大家伙一次性就能开凿出直径5米的一个大圆筒,而人工操作十分简单,保证机器正常运行和适当调整角度就OK了。

    驾驶室里有一台液晶显示屏,辰一早已把既定的路线图做成清晰的虚够线路,操作者通过液晶显示屏的3D立体效果图,来准确的控制前行的角度,直观的看就是三维坐标。

    更加科学的是,前面钻头钻隧道,机器另设一个运送带装置,把钻下来的岩石直接粉碎成极其标准的碎石子,倒入备至的车斗中,牵引出去。

    而这些碎石子无需再加工,直接可以拉到工地,作为混凝土的石子来用。

    不光如此,开山神器的速度惊人,一天昼夜不停的运转,通常会以每小时近60米的速度开凿。

    也就是说,一分钟一米进度。

    这是什么概念,一般的小山体,如果两侧直线距离一两百米,三四天就可以打通。

    同时因为圆筒状切割出来的山洞隧道,对山体整体损坏较小,根本不需要进行混凝土加固。

    杨明在现场看到正在工作的开山神器,为辰一超常的智慧竖起的大拇哥。

    “辰一,这种隧道开出来就能直接通行?”杨明对闻讯赶过来的辰一说道。

    “还不能,首先要勘查隧道所有的岩石结构,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才能通行。”

    “那也不行啊,通体都是圆的,只能走人,汽车,运输什么的就不成了吧。”杨明问道。

    “明哥,你跟我看看已经开好的隧道,一切就都明白了。”

    事实上,辰一第一个开通的隧道,是从他所在的储能电池基地通往隔壁的军事基地那边,来到隧道前,杨明抬头一看,惊讶的发现,原来离开这里才一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隧道已经开通,隧道上半部为半圆形,保持了开山神器开凿后留下的光滑的石壁原形,而下半部分,经过再次加工,成为标准的五米宽的一条道路。

    原来,开山神器不光能开凿圆形的隧道,还可以改变前端的结构,开凿方形的结构。绝对一次成型,无需再度用人工收尾。

    之所以设计成五米宽的隧道,正常情况下,为双向车道。

    杨明和夏雪简直要对辰一顶礼膜拜,他俩和辰一开了一辆汽车,很轻松的从隧道穿过,开到军事基地那边。

    在张政和孙铭徽的英明指挥下,军事基地这边进展的速度也不慢。

    第一批选拔的四组预备队员已经来到这里,接受教官的常规训练和杨明师傅玄清子的特殊训练。

    两种训练方法互为辅助,当然,前期以常规特种兵训练为主,后期重点才是特殊的训练。

    既然是选拔特战队员,前期以淘汰队员为主,所以,训练科目相当苛刻,比起京城军事基地还要严格。

    不过,这边的训练也不是不近人情,每周都会给队员休息调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们便会被派遣去叶镇,维护当地的治安。

    杨明三人在军事基地转了一圈,这里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受训的特战队员均住在搭建的临时帐篷里。

    但厨房等后勤设施已经完备,崭新的宿舍楼也拔地而起,不久将竣工。

    张政和孙铭徽也不出所料不在这边,杨明和这里的教官打过招呼,三人直奔山上百泉观,见师傅。

    ……

    到了山上,见到师傅,张政和孙铭徽。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三人今天没下棋,早早的便坐下。

    杨明三人见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把一瓶酒喝了一半。

    “来,徒弟,拿几双筷子,快点坐下。”

    小桌挤下六个人,这时孙铭徽才说道:“都喝点吧,今天下午我去回京城。”

    “孙叔叔,怎么回京城?”

    “我是临时调过来的,现在一切就绪,步入正轨,我当然要回京复命,另外,那边也脱不开,早就给我打好几次电话了。”孙铭徽说道。

    张政说道:“是啊,老孙要回去复命,而如果工程按照这个进度,过几个月我也要回去。”

    “啊?都走啊,你俩好歹留一个,都走了我师傅跟谁下棋啊!”杨明有点傻眼。

    “组织上的命令我们不能不服从吧,我俩都觉得这边好,山清水秀,山上的食材还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可是,没办法啊。”张政说道。

    “对,如果想任性的住这边不走了,那只能等退休之后,和老伴一起搬这边住,我早就有这个想法。”孙铭徽说道:“老张,你呢,咱俩差不多同时退休,就举家迁这里得了,想必用不了三五年,叶镇这边就是绝佳的休养生息之地,世外桃源。”

    “我严重同意。”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