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省城纷乱(四)(第2/3页)崇祯十三年

多少?这几年王府都是入不敷出,家里的老底都快败光了!你爹不晓得你妈 的难处……”



    王妃数落着王爷,又抽泣起来。



    朱平槿只好安慰王妃道:“儿子在仁寿县搞了十五万亩,雅州大概有十万亩。前两天彭山县那边传来消息,我们起码还要收入二十万亩。这加起来,就有四十五万亩田地了……”



    听着朱平槿的述说,王妃突然打断他道:“你那里今年养活自己都难,妈估计你还得借粮十万石!仁寿县六万人,两三个月后冬小麦才能成熟。在这之前,他们都得靠王府养着。三个月一人九斗,少说也要五万石粮食。



    护商队你一天开三顿,那都是些长身体的年龄,一人一年至少五六石。



    天全土司的粮饷由你管,你还在买人,两千人一年至少要一万两千石。



    彭山听说闹得比成都还厉害,那边多是稻田,现在正是下种育秧的时候,最少一亩一斗的种子粮,二十万亩这就要两万石。加上招一些家里缺粮的庄户,彭山今年要五万石才够。



    在雅州你抓了九千俘虏,一人一年三石,这需要三万石。



    这五项加起来,你少说需要二十万石粮食。



    可你入账能有多少?雅州你抄了范家的存粮,除去当地支用的和你的护商队吃喝,最多能给仁寿县和彭山县两地七万石!



    收支相抵,这缺口至少还有十万。



    至于彭山打的一仗,估计你的缴获还不够俘虏一年的粮食!”



    不等王妃算完,朱平槿便大叫一声妈,热汗淋淋。



    老妈太厉害了,推算精确无误。岷江一战缴获的金银珠宝多,但粮食不足,不到四万石。



    这些绝密的数字老妈如何得知?内奸!身边一定有大大的内奸!



    “好了!你这个孩子,天生是个不安分的种,和你爹一样,老想着京师那个位置!”



    王妃一面说着,一面用手示意朱平槿不必紧张,意思是她这里安全得很。



    “襄王遇难以后,你妈开始也吓得睡不着。朝廷连天家都保不住,还能保住谁?这往后的事情就难说了。



    后来你妈转念又想,这天下既然乱了,那就不会几天结束。我们呀,得多留几手。你爹老想着有朝一日大臣们推举他。呸!就凭一个贤王的名声就想九五之尊?做梦!就凭他会吟诗作画?在乱世里头,没有兵将、没有钱粮,那群大臣就算推举你,还不是把你当木偶供着玩?你爹还骂我头发长见识短!”



    王妃说着,满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那个护商队搞得好!我儿子有出息,比你爹强百倍千倍万倍!有了几百上千能打仗的种子,每年再喂进去几十万两银子几万石粮,三五年过去,好歹就能养出四五千能征惯战的兵将!刘胖子的左护卫,比起来算个啥?



    还有廖大亨那里,前几日他让刘先生悄悄送来一份亲笔书信,说他正在和你秘密联系出兵剿匪,要你妈和他统一说辞。我猜测,你一定和他有了勾结。也难怪你不和妈事前通气。先前你偷偷跑去蒙顶山练兵妈就不同意。不是妈胆小,是妈没想到你们朱家天下会乱成这幅模样!



    你和廖大亨勾结上也好,至少官府那头就会对你练兵睁只眼闭只眼,少了许多麻烦。来,说给妈听听,你给了廖大亨多少银子?”



    瞒天瞒地还是瞒不住老妈。王妃问到这个份上,朱平槿只得将自己与廖大亨勾结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交待出来。



    王妃已经恢复了她女强人的模样。



    她听了朱平槿的交待,直言不讳地道:“你给廖大亨太多了!今年一县五千两,明年七千,后年八千五。三年之约一过,便是一万。四川不算土司,一省一百多个县,他廖大亨就要收一百多万,全省一年的田赋可就差不多全齐了。廖大亨是个贪心的人,他不可能如实上交,至少贪墨一半。他还想用刘先生名义入股茶马生意分红。



    哼,他可以分红,但我家赚得更多!今年粮价肯定不止二两,有了粮食有了兵比什么都赚钱!”



    说到粮食,朱平槿连忙插嘴,将减租分田,土地拓荒,增加粮食品种等做法说了,王妃脸上露出笑意,连连称赞朱平槿不愧是她养的聪明乖儿,怎么会被廖大亨骗住。



    她告诉朱平槿,虽然王府的粮食储备损失极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蜀王府的粮食储备依然巨大。



    在灌县和郫县,两个大粮仓都保住了,每个仓里至少有十万石粮食。加上其他十几个县的王店库存,估计还能凑齐七八万石粮食。



    在重庆府朱平槿的舅舅邱子贡那里,也有十五万石待售之粮。她说本想趁着川北闹土暴子,川东粮价高企的时机卖个好价钱。如果这边需要,也可以运回来。只是逆水行舟,时间和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