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身陷漩涡(第2/2页)三国领主时代
室宗亲、州牧身份入主益州,对治下各郡国有非常大的权力,无论人事任免还是军务民政,都有权进行干涉,和以前那些只有监察权的州刺史相比,州牧权力大了很多,俨然一州的土霸王。
刘焉入主益州后,示人以宽,拉拢当地地主豪强,并大力扶持东州士(指南阳、三辅为避战乱逃入益州的数万家),与当地豪强势力抗衡,自己则居中平衡,坐收渔利。益州叛乱,导致益州官吏体系出现许多空缺,使得刘焉能够轻易利用任免官吏培植势力,迅实现对益州政局的面掌握。
站稳脚跟后,刘焉开始着手清洗非嫡系势力。
由于那场震惊国的叛乱,益州官场非嫡系势力就两个。
第一个,汉中郡。
汉中太守是五道米领张修,以出兵助朝廷平定益州南部叛军为条件,获得汉中太守职位。张修上位是政治交换,言犹在耳便撕毁承诺,未免被世人所不齿,而且五斗米有信徒组成的狂热道军,强行插手,反弹必甚。
第二个,就是巴郡。
巴郡太守赵部率部守土,力保巴郡不失,分担了另一边朱儁部的压力,最终撑到朝廷第二批援军赶到,为平定叛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赵部不是刘焉嫡系,他在巴郡威望甚高,反而更为刘焉忌惮。赵部没有教派背景,刘焉要对付他,比对付张修容易多了。
这就是政治。
赵部身陷漩涡之中。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