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长安风雨(第1/2页)回到汉朝当老师

    长安城繁华依旧。

    只是,因为近几年的对匈奴战争,对大汉的消耗也是极大。表面的繁华之下,难掩民生的困苦。

    若不是燕铭的玉米、土豆高产,如今已经成为大汉的主打粮食,恐怕国力会更加衰弱。

    文景两朝的积攒,也抵不住一场战争的消耗。

    如今,这种消耗还因为燕铭的战略而减少了许多,但依旧是让人们感到了生活的困顿。

    从春末以来,整个的天气就阴沉着。

    雨水不断。

    负责河工的官员已经奏报了朝廷,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南方百地带,已经平定下来。如今大汉朝南北通透,已经没有了内忧外患。

    当然,年富力强,好大喜功的刘彻是不会让资源闲置的。

    他想到了西南夷,想到了东边的辽东半岛。

    然而这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实施,窦太皇太后就倒下了。

    这个在他登基之初,掌握了政权的老太太,如今终于不能再对刘彻造成一丝一毫的掣肘。

    在孤独的深宫之中,窦太皇太后孤单的躺在大床之上。

    周围的宫女很多,内侍也不少,可她就是感到了一阵的悲哀和孤独。

    年少时期,和刘恒在代地,那无忧无虑的时光似乎活了过来,在老太后的眼前纷繁而过。

    刘恒那细长的眉眼,棱角分明的额头,都让窦漪房感到爱慕和亲切。如今,这一切已经成空。

    刘恒已经仙去多年,剩下她孤儿寡母的一边帮着应付朝局,一边帮着应付匈奴。总归,景帝还是个拿得出手的好皇帝,为人略显深沉了些,可那是她的儿子,怎么做,都是好的。

    想到了现在的孙子刘彻,窦漪房不禁也想到了儿子刘武。

    人生之末,一切成空。

    窦漪房叹息了一声,不再想那些多余的。原以为心已经够瓷实了,不会再把谁放在心上。可一道身影就是抹不去,总是在她的心上萦绕。

    “老羊啊!”窦太皇太后声音很细,几乎不可闻。

    羊公公的身子发弯曲了,走了过来。

    太皇太后用手拍了拍床沿,羊公公就坐了下来。

    “去召燕铭的人,回来了么?”窦太皇太后问道。

    “去的是武安侯田蚡,应该已经往回走了。”羊公公声道。

    窦太皇太后的头在枕头上活动了一下,道:“归根结底,是彻儿有些过分了。”

    羊公公低头道:“于皇权而言,不过分。”

    窦太皇太后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皇权!”

    她的青春在眼前闪过,那自由奔放的年纪,让她用多少皇权来换回,她都是愿意的。

    “若我死之后,燕铭归来,看看他是什么态度。若还和原来一样,一定要服彻儿,重用之。若变了心,你就替我……”下面的话,太皇太后没。

    羊公公点了点头,道:“老奴明白。”

    “这种时候,这些事儿,俗了点儿。”窦太皇太后叹息一声道:“可这大汉的天下,终究由不得旁人做主。没办法啊——”

    两个老人沉默了良久。

    “直指绣衣尉的权力,交给皇帝吧。你我也都老了。等我走了,你就不必在这深宫之中,找个好地方,养老去吧。”窦太皇太后道。

    羊公公点头,道:“原来老奴是想到弘燕堂养老。可现在看,怕是不成了。都江南还不错,老奴想着这把老骨头就埋在江南吧。”

    “这一辈子,虽然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哀家倒是真的想到你的江南去看一看啊!”窦太皇太后叹息一声。

    她的一生,不是沉浸在后宫争斗之中,就是忧虑在前朝国事之下。此刻风烛残年,细细想来,一生之中,除了文帝刘恒这个他爱的男人还算称心如意之外,竟然在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

    想到这里,顿时觉得这一声过的索然无味。

    “哀家,似乎有点儿明白燕铭为何不爱权势了。”窦太皇太后感叹道。

    “燕铭是个奇人,老奴也很看好他。”羊公公适当的道。

    他不想做燕铭的终结者。窦太皇太后让他观察燕铭,视情况而定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杀是不可能的。

    如果燕铭真的存了其他的心思,羊公公就决定提前离开长安。

    这大汉朝,他也兢兢业业的守护了三代,三代之后,不问是非。

    阴雨绵绵,淋漓在长安城的上空。

    把整个城池陷入一片黯淡之中。

    下了早朝的刘彻,并没有离开未央宫的大殿。

    他屏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端坐在大殿之上。阴郁的天气影响了他的心情。

    确切的,自从燕铭走后,他发现自己做的决定很多都不顺利。倒不是这些决定不正确,可战略上总是差那么一丝一毫。

    这一丝一毫的差距,让刘彻心情极为不爽。

    “死猴子,你这次若再不回来,我就让卫青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