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人(第2/3页)造星巨手

天辽的爷爷陈爱国和奶奶李细妹了。陈天辽忙转过头,喊道:“爷爷、奶奶。”

    陈爱国和李细妹高兴地应了一声。李细妹说道:“乖孙子,你忙你的,我们这就给你煮饭煮菜去。”

    “妈,不是‘煮菜’,是‘做菜’,至少也是炒菜吧,哪有用煮的?”陈眉马上不满地抗议道。小姑娘这个年纪爱面子,自动挑家人的方言表达方式,以让对方说好标准的京片子。

    李细妹眉毛一挑,干脆飚起了方言:“样E,嗯敏到自家大了就想忘本E咩?崖话嗯低,唔管嗯几大,嗯都系客家人!煮菜又样e哟,嗯趟e识就可以。(怎么,你以为自己长大了就想忘本了吗?我告诉你,不管你多大,你都是客家人!煮菜又怎么了,你听得懂就可以了。)”

    陈眉被她说得瞠目结舌。虽然她也能听客家话,不过毕竟是京城大的,几乎一句完整的客家话都说不出来,这年头“忘本”的帽子挺大的,小丫头不服气却也只好干受着。陈天辽在一旁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陈眉瞄到这小子的坏笑,便回过头来瞪了他一眼,陈天辽忙转头跟着录音机读起倭语,把小姑的恶毒瞪眼攻击化解于无形。

    李细妹拍了一下女儿的脑袋:“你瞪小辽干吗?你看小辽,比你小那么多,也比你懂事,比你学习更好!”

    陈眉听到这话,只能无语望青天。开启了爱孙模式的李细妹是无敌的存在,所以她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陈爱国笑道:“好了,孩子他奶奶,别唠叨了,快过来做饭吧!”

    李细妹走到老伴的身边,接过菜,进了厨房。陈爱国笑着向孙子点了点头,也跟过去择菜了。陈眉见到老爸老妈都走了,松了口气。

    不久,大门再次打开,一个衣着朴素的少妇走了进来。陈天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跑上前去叫道:“妈妈!”

    苏月江笑着俯身抱住儿子的肩膀,在他脸颊上狠狠亲了一口:“儿子,有没有想妈?”苏月江是东北黑水省人,不过口音是标准的普通话,没有大碴子味,也不是京片子。

    陈天辽笑道:“想,每时每刻都在想!”

    陈眉在旁边皱了皱眉头:“大嫂,你们怎么还这么肉麻?才上了一天学,又不是生离死别的。”

    苏月江笑了笑,没说话。陈天辽却掉过头来:“小姑,这叫母子情深,知道不?啊,忘记你是小屁孩了,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他这番老气横秋的话惹得苏月江和厨房里走出来的李细妹哈哈大笑,陈眉被他说得恼羞成怒,抓住他胳膊一把拽过来,用手轻轻拧着他耳朵,咬牙切齿地说:“小屁孩,你敢说谁是小屁孩?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了吗?”

    李细妹笑着把手中的菜碗往桌子上一放,对着打闹着的姑侄两个说道:“好了,别闹了,快去洗手吃饭了!小眉你也真是,你看看你都多大了,还跟着小辽打闹。总是这么疯疯癫癫的,当心以后找不到婆家!”

    陈天辽哈哈大笑,说道:“奶奶,小姑不需要找婆家的,她在大学里面有一大群男生像苍蝇一样整天叮着她呢!”

    陈眉被说得又羞又恼,说道:“你胡说啥,你才是被一群苍蝇整天叮着的呢!”

    在欢快的气氛中,晚饭开始了。陈天辽快速吃完饭,说道:“妈,我跟你说一件事。”

    苏月江很少见儿子这么严肃的样子,不由一愣:“什么事?”

    “是这样的,”陈天辽解释道,“我不是参加了上次全市小学生音乐汇演么?今天老师通知说我被选拔为京城小学生访倭歌舞演出交流代表团的成员,下个月代表京城去倭国的首都江户参加交流活动。”

    苏月江呆住了。儿子喜欢音乐她是知道的,而且水平还不错,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都热心指导他。特别是幼儿园的黄文静老师,一直到现在都还热心辅导他的钢琴。现在还不是21世纪,一旦有出色的学生,老师大多会出于爱才的心理义务辅导。当然了学生出了好成绩给老师的好处也是不小的。只是苏月江没想到儿子竟然出色到这种程度。

    陈爱国的想法不同,他社会经验丰富,自然知道这个年代要出国参加文化交流,常常不仅仅是实力说话的,除非你的实力让别人无话可说。陈天辽没有背景可说,这说明他的实力已经超出同龄人了。于是,他便开口道:“这是好事啊,我家辽儿有本事了,能出国了。出去好好表现,让那些倭国矬子好好认识我大华国人的本事!”

    李细妹也说道:“就是,看你爷爷厂里的那些小鬼子,一个个都恨不得把鼻孔抬到天上去,牛皮哄哄的。你去了倭国,非得好好让他们看看你的本事不可!”

    苏月江本来有些不知所措的,这时候被公公婆婆说得啼笑皆非,忙说道:“爸、妈,辽儿还小,你们就别揠苗助长了。”

    陈眉也在一边泼冷水:“对啊,他只需要做个安静的小屁孩就行了,为国争光的事还是让大人们做吧。”她长期和小侄子拌嘴,倒是学会了小侄子口中不时蹦出来的一些古怪的表达方式。

    陈天辽哼了一声:“反正我能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