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路(第2/3页)职游之虚与现实


    “都绑定身份的吧?怎么练?”

    据凛所知,以vr配件的特殊性,先不说实名认证这一点,就一个人只能操控一个就恐怕很麻烦了,毕竟现在的代练大多靠的就是多开——所谓的多开,就是一台电脑利用程序控制多个游戏角色或者游戏,再由少数人负责看管几台甚至十几、几十台电脑的工作模式。如果只能一个人操作一个游戏角色,且不考虑效率问题,按照目前火点的游戏一个月能接几百单为例,单单是几百个人的要求,以现在的游戏工作室的规模,几乎就没几家工作室能开的下去。

    “不干代练,刷东西卖。”

    “哦。”

    凛恍然。

    游戏工作室的工作类型也有很多,其中代练、带练、陪练这些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些专门为一些游戏老板服务的团队,比如打金团——就是专门为愿意花钱的玩家提供在游戏里需要的装备、消耗品等要长时间才能获得的虚拟物品,以换取相应的rmb的职业。而干这行的说好听点的叫职业玩家,难听点就叫刷子什么的,在当今的游戏界很常见。凛有个叫韩炳的宿友现在就在赚类似的钱,所以他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再加上他自己也有十来年的游戏龄了,对于工作室的性质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不过,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才不无担心:“这靠谱吗?”

    李寿凛解释道:“看过了,那游戏后台很牛逼,几百亿和银行绑着直接兑游戏币,短期内肯定不怕。”

    凛摇摇头:“我是说能赚钱吗?”

    两杯酒下肚,李寿说话来劲了:“第一个vr大游,全世界上线,首批一千万个号就快预定完了,连很多大公司都打算入驻,你说能不能赚钱?”看出凛的疑虑,李寿接着讲:“我都研究过了,以前玩游戏,一个电脑几个号几十个号刷的东西,还不是有傻子买?以后大家都一个脑袋一个头盔,肯做就肯定能赚,人傻钱多的主多了去了,绝对比拿一份死工资强!”

    欲言又止,凛终究还是沉默了。

    工作室赚钱不难,但也就仅限于不难。姑且不论一年四季每天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容易搞垮身体,生活也像与世隔绝,很容易跟社会脱节,完了,收入还不稳定。曾经有人说过,职业玩家、网络写手、网店店主,就是互联网的三大苦力。现在的新闻,充斥的几乎都是什么什么网店风生水起,什么什么网络作家年入百万,什么什么大型的工作室接单不断,但是,又有谁会知道,其实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万间网店倒闭,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写手,每年也只有那么几个能熬出头……如果说,普通的企业竞争是过独木桥,百里挑一,那么,相比起这三个网络工种的就业数量,成功的占比估计就是万分之一。这就好比中彩票大奖,不是你长命、苦干,就能行的……在凛看来,这类行业只适合当兼职、副业,如果当主职,除非天赋异禀或者时运好,否则,性价比太低。只是,见到李寿已经下了决心的样子,踌躇满志,他一时之间也不好泼冷水。

    “烫面!”

    老板娘端个碟子过来,还没放下就笑开了:“在那边就听到你说赚钱,怎么,李老板要做生意啊?”

    “屁的老板。”

    李寿又喝了一杯,把瓶子里余下的酒斟上后把瓶子放地下:“你们才是老板,去年看你们全家换手机,今年车子都买了,我还想辞工跟你们干呢。好不好啊?老板!”转头,李寿冲在烧烤的老板喊。

    “好啊,你过来烧!”

    “你还别不信……”

    “嘿,你还较真,李老板,我们赚得都是辛苦钱,又脏又累,你做不来。”老板娘把碟子放下,示意凛慢用,然后边开着玩笑边把另外一瓶啤酒打开,不等李寿接话又笑嘿嘿地继续忙去了。

    “我怎么就做不了?当年开网吧的时候,我一个人……”

    “……”

    凛听着李寿吹着牛逼,拿了两双筷子,一双放在他桌前,一双自己打开,夹了一束面条在碟子上搅了搅,低头吃了。过了会,李寿吹完牛逼喝了口酒,见凛停下了手,问:“不吃啦?”

    “不饿。”

    “吃吧,多这点钱没用。”李寿把整碟面推到凛面前,似乎犹豫了下:“我知道你省,但是该吃的还得吃。”凛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不过还是接受了好意,默默地吃起来。其实也没多少,像这种烧烤档的烫东西,一小碟,基本上都是两大口的事情,要正常情况下,还不够一个成年人开胃。李寿看着他吃了大半,大概把话想好了,开口说:“我的意思是,等我辞工了,你也跟着我一起干,别的不说,给的工资肯定比你现在送零件要多。”歇了口气,他继续说:“不过,老实说,我心里也没底,你要不想整天对着电脑,也好,我跟仓管说过了,就是阿元,你知道的,表姑的儿子,反正大家都是亲戚,他不帮你帮谁是吧,等我走了,一切照旧,你什么都不用管,继续到时到点送东西就是……”

    凛埋头吃面,‘嗯’了声。李寿把杯里的酒干了,自己斟酒的时候停顿片刻,接着说了:“我算过了,就算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