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破(第2/3页)七凶之女娲石

,她根本走不动,虽丧身失节、失怙之痛,令她万念俱灰,极欲寻死,但若她发出哭声,或是有自尽之举,必会引来金兵追击,她死,无惧,但她可不想连累救她的道士,只好噤声跟着道士躲避金兵。

    待奔至远离金兵、较为安全之处,四周房舍荒芜,枯树若干,鲜有人烟,怕是已遭受金兵摧残的村庄,道士这才放开少女,转过身去,同时赔罪说着:“抱歉,为了逃命,不得已如此,还望姑娘宽恕,现在气候寒冷,姑娘还是快穿好衣裳,以免受凉。”

    少女思量一会,就算要死,若是衣衫不整,死相难看,有辱名节,何况这位年轻道士在旁,一有轻生举动必会相阻,若一直裸身也碍了道士的清誉,想想还是先穿回衣服罢了。

    在少女着装时,道士开口道:“在下俗名‘上官昊’,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少女犹豫片刻,回答:“张氏,名翠华。”

    “张姑娘,若是无碍,在下这便离开……”上官昊迈步要走,听到飕响,急忙回头,看到穿好衣裳的张翠华,已拾起一旁废弃绳索,掷过树枝打结,忍住双腿间的疼痛,踩上木桶,要绕颈上吊。

    “不可!”上官昊快步上前,跃起挥剑斩断绳索,张翠华跌坐在地,流泪啜泣。

    “姑娘为何执意自寻短见?这叫在下如何安心离去?”

    听上官昊的质问,张翠华心如死水,冷冷回道:“道长已杀了金兵,替我们父女俩报仇,小女子甚是感激,道长不必执着于小女子一人性命,还是快去救其他百姓吧!”

    上官昊没想到张翠华死意甚决,但要他见死不救,做不到!

    “我若是连个女子都救不了,又有什么能耐去救其他人?”

    张翠华听了,只是低头流泪,就算她想活,四周战火、金兵掠杀,凭她一个弱女子,逃没多远又会遇险,早死、晚死,不如现在尊严的死!

    正双方僵持之时,听到远方传来咚咚战鼓声,上官昊又绷紧神经,了解此处不宜久留,急道:“张姑娘,金兵将至,无论如何,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

    张翠华吓得娇躯颤抖,若是又被金兵抓到,只怕又要受辱,正要起身,下身一阵刺痛,让她皱眉咬唇,难以站起。

    上官昊伸手拉了一把,才刚放手,又看张翠华举步维艰,只好伸手搀扶,带她躲避兵乱。

    一路上,上官昊带着张翠华躲避危险,只要上官昊要离开,张翠华便趁机寻短,上官昊频频阻止,张翠华的轻生之举,也令他难以放手离去,加上张翠华孤女一人,就算求生逃命,也难保不会再遇上金兵受害,故而上官昊放弃离开的念头,眼下只好带张翠华到未受金兵攻入的城镇,托人看顾,再行离去。

    张翠华见上官昊坚持要她活命,屡次相阻,到最后放弃离去,决定一路相陪,冒着风险要带她逃到安全的城镇,心里感激万分,渐渐打消自戕念头,途中也见到许多惨死尸骨,心中害怕。

    两人一路躲避金兵,为了掩人耳目,尽走树林僻野,本欲越过潼关,逃到京兆,却听闻潼关已被金兵封锁,挡住宋国的西军勤王,只好涉险走山路,躲避战乱。

    漫漫山路,崎岖难行,饥寒交迫,频见尸骨。遭逢战乱,时历寒冬,山上风雪大作,觅食困难,张翠华饥渴难受,直打哆嗦,身上棉袄已残破不堪,不足以御寒,她坐在树下静待上官昊寻食归来,但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她努力想眨眼让自己提神,但眼皮却越显得沉重,随即失去意识,昏迷在地。

    待上官昊提着三条鱼、装着溪水的皮袋回来,看到倒地的张翠华时,身上已覆些白雪,上官昊急忙上前,扶起张翠华呼唤几声,但张翠华毫无反应,上官昊伸手探气息,气息微弱,十指冰冷,若他再晚一步回来,只怕已没了呼吸!

    上官昊急忙盘坐,提劲运气,双手按在张翠华的掌心之上,传气过去,要助她活络血脉,使身子回暖,持续了半个时辰,张翠华才渐有起色,逐渐苏醒过来。

    上官昊关切询问:“张姑娘好点了吗?在下赶紧生火烤鱼,妳快快吃下,以免饿昏。”说完,递上皮袋要先给张翠华解渴,刚醒转过来的张翠华,眼神略微恍惚,反应稍微迟顿,望着上官昊一会,疑惑问:“那道长呢?”上官昊回道:“在下有修辟谷之术,不同常人,何况寻觅之时已有喝水解渴,不必担心我。”

    张翠华见上官昊与她多日未食,却不显饥渴,脚步飞快,神色正常,身上仅着单薄道袍,却不见畏寒,心想上官昊必是修道有成的高人,便接下水袋,饮下尚未结冰的溪水。

    上官昊不敢走远,在四周树林挥剑斩枝,搜集成堆,拿出寻来的打火石敲打生火,笨拙地将树枝穿过鱼身,开始烘烤。

    张翠华见上官昊烤鱼手法生疏,明明已一面烤焦还不知翻转,处理鱼体也手法笨拙,出声说:“道长,让我来吧,我已好多了,你既是修道之人,想必少沾荤腥,烧烤这事,让我来处理便是。”

    上官昊歉道:“惭愧,让姑娘见笑了。”张翠华摇头轻笑,“说那的话?若不是道长一路守护相救,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