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江湖事(第2/3页)风起大宋

是那上好的精钢,如此才能发挥出烈枪的威力来!”

    姜德有些不解的问道“可是先生,我怎么听那白蜡杆是最好的枪杆呢?”

    陈广看着姜德微微点头道“你子倒是博闻广记,这白蜡杆子的确是好枪杆,我在历练之时见过有人用他,此物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的特地,但这样的枪,江湖拼杀是绝好的,沙场之上却是不行了。你想想,如果对方铠甲极硬,你这一枪过去,恐怕是枪杆弯了而枪头不进啊!这力道都被推回来了。”

    姜德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但还是不明白后世中传闻赫赫的明末秦良玉的狼兵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还真的是姜德被后世的很多法误导了,秦良玉的白杆兵并不是枪兵,而是更像是镰钩枪的武器,起使用方式更多的是拉,而不是穿甲的刺,《满州实录》中对白杆兵的记载是执丈五竹柄长枪利剑大刀,也就是,秦良玉的部队中,枪兵其实是用的竹柄的,而在明清的兵书中,对白蜡杆的评价也是认为这是个做棍子的好材料,而做枪,还是要用或极硬,或易碎的木头。

    姜德对陈广道“陈先生放心,我必会想办法早日寻到个好兵刃给先生使用的。”

    陈广听得搓了搓手道“普通的精钢可不行,韧性也还是要的!”

    姜德笑道“晓得,晓得!”

    周同在后年听的咳嗽了一声,姜德连忙又大声道“当然了,周先生的弓也该换一换了,另外周先生也应该有杆好枪了。”

    周同这才抚须微笑,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徒弟现在到底多有钱。

    王贵有些眼红的道“先生,姜大哥,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兵刃啊?”

    周同木棍轻敲的道“连走都没学好就想学跑,你拿得起大枪吗?”

    王贵想了想纯铁的大枪,那不得有几十斤重啊,这要是舞起来,想想王贵就摇摇头,而且他总觉得这枪看起来好不痛快,这戳一下,那戳一下的,得戳到什么时候才能杀光贼人啊。

    反正是在路上,也是闲聊,姜德继续问道“先生,之前那么的方教主还有杨天剑都是什么人啊。”

    陈广吐了口气道“他们都是明教中人,杨天剑是原明教教主,方腊是现在的明教教主!”

    岳飞问道“明教?先生,我只听过佛教,道教,还听姜大哥过西边还有个什么景教和绿教,这明教是什么啊?”

    姜德也道“对啊,江湖上还有什么教派,先生都和我们吧。”

    陈广回头看向周同道“你这个老头都没过吗?”

    周同抚须道“他们还年幼,需要知道这些作甚?”

    陈广摇摇头道“知道一些总是好的,我就和你们吧。

    这明教其实还有很多名字,据是从唐朝就开始的教派,是当今江湖的三大势力之一,教徒众多,多聚集于南方,这些人结党结社,素食、戒酒,互帮互助,倒也不上是什么坏人,不过这个明教在唐末五代多次造反,所以也不要牵扯过深。

    杨天剑是原教主,其实他不叫这个名字,但由于他的剑法太厉害,使得他的命也被世人淡忘了,方腊是现教主,据是个中年人,应该能当十几年吧。明教除了教主外还有法王、护法,据都挺厉害,不过也没打过,不清楚具体水准。

    江湖上除了明教之外,还有两大势力不好招惹,一个是佛家,如大相国寺,五台山,少林寺等,这些秃驴人数众多,能言善辩,真的惹上了却是麻烦。

    一个是道家,当今官家最喜道家,所以当今倒是道兴佛消,道家最怕的不是他们的技击之术,而是他们的道法,别笑,有的事情几百上千年,你别以为是无稽之谈!”

    姜德能不笑嘛,道法,恐怕是什么抓鬼,杯中取酒,油锅取钱的把戏吧,道家的道法在十几年后会被推到顶点,然后随之的代价便是世界第一都市的永久陨落。

    周同也是一脸正经的道“你们日后如在外,记住对佛道之人先礼让三分,不会吃亏。”

    几都点点头,唯独姜德微微摇头,周同看着姜德,也是无可奈何,这个子打也打的,也的,但却是死犟的很,希望日后不要吃亏才好啊。

    姜德继续问道“那么除了这三大教呢?有没有什么丐帮,华山派,崆峒派之类的,里面有几百人练武的那种组织?”

    陈广眨了眨眼笑道“丐帮,你还知道丐帮?丐帮最是龌蹉恶心,里面不少孩子都是被拐卖而来打断手脚的,这样的人,我是见一次打一次!

    至于你的什么华山派,崆峒派,老夫没听过,再了,几百人练武?你问问你师傅,在你们身上花了多少心血金钱?除了佛道两家有大片田地收租,谁家会有那个钱,就是沧州的柴家,也不过有几百帮闲,其中能的上是好手的,恐怕不过一掌之数。”

    姜德此时已经对整个所谓的大宋江湖有了些了解,明白了所谓的三大势力其实也是极为分散的三方,即使是最为团结的明教,方腊身边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官府才是此时的绝对力量。

    想想也是,宋代的政策就是强干弱枝,由于从周到唐,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