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校刊结缘,情识丁凯(第1/3页)山乡新儿女
其实,杏在爱情上也决非冷若冰霜,铁石心肠。正当青春年华,哪个女子不怀春?只是还没有遇到能让她动心动情的那个人。什么样的男人才能让她动心动情?她内心的标准就是像李那样的人:外表上高大英俊,性格上温柔善良,思想上勤奋上进。不过李已经被桃拖下水,现在成了桃的丈夫,不可能再和她相爱结婚。因此她很恨桃,一辈子也不想原谅她。但是,她又常常这样想:我在学业上已经证明打败了她。我现在是省工学院的大学生,她只是春风里山沟里的农民。我每天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莘莘学子,天下英才;听到的是教授们知识渊博的讲课,同学们理想远大、志气昂扬的发言,以及优美动人的歌舞;想到的是大学毕业后,怎样发挥才能,建设现代化祖国,服务人民,创建美好生活。她每天只好围着茅屋锅台转,听到的是山风树啸,兽吼鸟噪,看到的是危崖怪石,锅碗瓢盆,想到的农田、山林,以及家禽家畜、大人孩子、柴米油盐。我将来由国家正式分配工作,条件优越,前程无量;她只好留在山沟里,种田采药,苦苦挣扎,前景黯淡。唯一比我强的,是她用卑鄙手段得到了李,以李的忠诚善良,宽厚仁慈,他必将终生爱护她,陪伴她。那么,我杏的丈夫,凭条件、长相、能力,也一定不会比她的差。桃,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谁笑到最后谁才是最会笑。所以,虽然她不像慧敏那样公开寻找男朋友,暗地里却也在悄悄地观察,物色,伺机而动。到了大二,终于有一位男生走进了她的心里,引起了她的思考和关注,这个男生就是学生会的学习部长丁凯。
丁凯比杏早一届,他们的认识是从编辑校刊《工院生活》开始的。《工院生活》是省工学院的一份校刊,由学生会学习部负责编辑出刊。大学生们的课余爱好是广泛的,有的人喜欢唱歌跳舞,一到周日就泡在歌厅舞场上;有的人喜欢逛街购物,一有时间就逛商场超市,有钱就买衣物,无钱先饱个眼福;有的喜欢谈情说爱,留恋风月,经常成双成对,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难舍难分。总之,人生百态,各有所爱。也许是自幼山区生活和山区教育的影响所致,杏对于这些活动皆无太多兴趣,她学习之余总往图书馆跑,还喜欢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点稿件投到《工院生活》。由于她勤于学习,才思敏捷,,写作态度认真,文笔又好,几乎每投必登。这引起了丁凯的关注,他认为杏的文章不仅文笔好,而且有思想,有主见,不同凡响,于是决定聘请杏当《工院生活》的编辑。因为是自己喜爱的事,杏欣然答应。从此两人有了更多接触。《工院生活》每周一期,周六审稿、定稿,周日编排出版,雷打不动。因为是课余活动,这些事情皆放在晚自习后集中于学习部办公室统一进行。
组稿结束,两人对面坐下休息谈话。开始不过谈稿件、主题、编排,接着就谈文学、哲学、历史,再后来就谈社会、人文、发展、变化、理想、将来,无所不至,各抒己见。虽然意见观点不尽完全一致,但是每个人的见解、表达却能让对方心悦诚服。按说,这都是工作范围内的事,而且占用休息时间,很辛苦的,并非谈情说爱那般轻松愉快;但是,无论丁凯或杏,每周都期待着,想望着这一时间快快到来,期盼着一起审稿、定稿、交谈,借此学习和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给对方看,各自还要默默地为见面和谈话作许多思想和知识的准备,好让见面和交谈变成一次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取悦对方的机会,一次互相了解和认识的机会。他们也确实通过这种共同的工作和交谈,了解了对方许多为一般同学所不了解的情况,认识了对方为一般同学所不知道的思想和做法,消除了因同学讹传造成的误解,互相更加熟悉和敬慕,思想更加贴近了。
一次组稿结束已经是深夜了,丁凯拿出一本包装精美的笔记本对杏说:“我的许多思想、观点,也包括建议、想法都写在这里,请你拿去好好看一看,然后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杏欣然接受,说:“我一定认真拜读,虚心学习,然后再向你请教。”
杏回到宿舍,见同学们都入睡了,她怕影响大家睡觉,不便开灯,就悄悄洗了洗手脸,然后摸到自己的床位,脱去衣服,钻进被窝。可是她总是睡不着,老惦记着丁凯交给她的那个笔记本:他到底写了什么新鲜的思想观点?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迫使她迅速拿出手电筒,睡在被窝里翻看。
原来这是丁凯的一本日记。扉页上工笔书写着一首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为有个杏字,引得她微微一笑,摇摇头,暗暗说:“你这观点就不对,我杏一贯生活低调,不事张扬,更不会做红杏出墙的事。”然而她又想:这“红杏出墙”在他心里也许并非贬义,是说我的学习成绩、人品长相在一般同学中间比较突出,引人注意——这就是褒义了。其实作者也是褒义,描写满园春色,一片春意盎然。不知后来“红杏出墙”怎么就变成贬义的了,真是不可理解。打着手电筒她不及多想,又接着往下看。日记写得很多,很认真,或长或短,几乎每天都写,记载着半年多来,他和她从相识、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