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张总考察,梁山欢迎(第2/4页)山乡新儿女
籍,咱们老家也不是北平,还真是梁山市;从我的祖父到北平经商,才迁居北平的。”
“照你这么说,我这个老乡还真的没有认错?”
“没有认错。咱们都是炎黄子孙,虽然迁居香港经商,老根还是在内地,至今北京还有咱们几家近亲呢。再说,你在深圳做事,他又是你的特助,认了老乡,他给你办事就会尽心尽力,不会欺骗你。”
“他给我办事倒是尽心尽力的,从来没有欺骗过我,就是老给我找麻烦。”
“他敢给你找麻烦?”父亲觉得惊奇,追问道:“找什么麻烦?他喜欢多事、惹事?”
“其实,也算不上多事、惹事。事情是这样的:近几年,大梁山在搞旅游开发,缺少资金;他们地方的领导听李说认了我这么个有钱的老乡,就叫李带信给我,邀请我前去大梁山参观旅游,看好了就投资入股。我哪里做得这个主?所以就回来请示您的示下。”
父亲听了无奈地笑了笑说:“看来这小伙子挺有心计的,送了这么点山货,就想要我们投资入股,给他办事?”
“不,不,你别误会,这是两回事:送山货是李感谢我借车给他;希望我们投资入股,是他们地方领导的意见。”
“说到底还是一回事,你敢说,李不想叫我们投资入股?”
“这是当然,他也是为着他们家乡着想。”
“所以,不是李给你找麻烦,而是你给我找麻烦了:你如果不认这个老乡,他们的事,我们可以不管;如今你既然认了这个老乡,而且他家乡的领导也知道了,我们就不能不管了;否则,家乡人就要骂我们为富不仁了;这可是咱们居外生意人的大忌!”
“这一层,我倒没有想到。那你打算怎么办?”
张董事长认真想了想说:“这么办:他们不是邀请你到大梁山参观旅游吗?答应他们,你亲自前去考察考察。如果他们的风景区建设不成规模,不上档次,咱们就捐献一些钱给他们,算我们对家乡表示一点心意;如果已经形成规模,前景看好,咱们就投资入股,将来咱们在内地的旅游业也插一只足。”
张倩听了自然高兴,说:“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说不定这是个在内地发展的机遇。沿海的外资企业太多,很多人都在向内地发展。你说吧,捐献大约多少?投资入股,大约多少?你给我个框框,到时好办事。”
张董仔细斟酌了一回说:“捐献,在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不过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投资入股就要多一些,第一次也不可太多,在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这只是个大概框框。我相信你的眼光,具体数目,你酌情而定。”
张倩在家里陪伴父母亲度过了一天,第三天就回到深圳电子公司上班了。
李见张总回来了,急于想知道张董事长是否同意投资大梁山旅游开发的事,几次想询问,又见张倩正忙于批阅文件,找人谈话,不便开口。终于见她忙碌完了,刚要开口,只听张总说:“你也让我休息休息。给我倒杯水来。”李连忙倒了杯水,双手送到她的面前,又看着她喝了,才说:
“张总,我现在可以请示问题了吧?”
“什么事啊?”
“就是您请示张董事长投资开发大梁山旅游的事啊。”
“哎呀!这事,我竟给忘了!”
李呆了一会,又觉得不可能,于是笑着说:
“张总又开玩笑,前天您说,为这事专门回香港请示张董的,怎么会忘记?”
“你不相信?这一次真的是忘记了。”张倩一本正经。
“那您就给张董打个电话,再请示一下。”
“怎么?你急不可待了?”
“不是我急不可待,是青峰乡的王书记、宋乡长,他们还等着我回话呢,经常打电话催问;昨天,他们又叫桃打电话来询问进展情况。我说,张总已经回香港向董事长请示去了,张总回来就有消息了。桃听了高兴极了,立即向王书记他们汇报了。王书记又亲自打来电话,要我一有消息,立即告诉他们。”
“真是这样的?”
“我怎敢欺骗张总。”
“那好吧,请你告诉他们:下周,我亲自到大梁山旅游风景区考察;至于是否投资入股,待考察后再作决定。——这就是董事长的意见。”
“真的?”
“我几时欺骗过你?”
“刚才你还欺骗我呢。”
“刚才,那是开玩笑,逗你玩的;现在才是真的。下周一,你和王秘书陪我从深圳直飞梁山市,然后乘车到大梁山风景区。你去通知王秘书,叫她订三张周一的机票。”
“是。谢谢张总!”
李向张倩深深一躬,立即去通知王秘书预订机票;然后打电话把这一消息告诉桃和王书记,叫他们早作准备。
周一上午,李和张倩、王秘书刚登机就接到梁山县牛县长打来的电话:“喂,小李,请转告张总:我们的专车已经在梁山市机场前迎接。你把电话给张总,我跟她说句话。”李立即把手机给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