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夜唱(第3/4页)灵感巨星
什么,对于这种人,林启华知道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井底之蛙,这是林启华给他的评价。
明明事实摆在那里,却依然一个人裹在被子里,不用眼睛去看去分析,却胡言乱语、高谈阔论,林启华一点都不觉得有必要和他计较。
“我和你们唱首歌吧。”温伟哲看到气氛比较僵硬,笑着起立,“远方的客人到来,主人献歌一曲,也算是我们香江乐坛的老传统了,请允许我用歌声,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哗哗哗。”大家掌声一片。
温伟哲征询了一下船上表演乐队,选择了一首《朋友》来唱,独有的香江韵味搭配温伟哲的醇厚的声音,在夜风中,飘出去很远,博到了附近其他游轮上游客的喝彩,还有人喊出温伟哲的名字。
“唱得好。”即使是听不懂粤语的沈漫妮等人,也是热情地鼓掌,有些歌曲,即使听不懂,也能感觉到其中的意思,温伟哲的这首歌就是如此。
徐泽伦骄傲地抬着头,似乎这首歌是他唱的一般。
林启华淡然一笑,走上前,拿起一把吉他,试着调了一下弦,看着温伟哲笑道,“我们做客人的也懂得规矩,礼尚往来,我也有一首歌送给香江的好朋友们,唱得不好,请多多包涵。”
沈漫妮三人大声叫好,温伟哲也期待地笑道,“最喜欢启华的现场了,非常期待。”
林启华摆摆手,和乐队示意自己来就可以了,接下来这首歌,乐队并没有听过,自然不可能为自己伴奏。
在麦克风前坐下,右手指轻轻拨动琴弦,脚下也随着吉他声,轻轻地打着节拍。
“难分真与假
人面多险诈
几许有共享荣华
檐畔水滴不分差”
歌声一响起,众人就惊呆了,这,竟然是粤语歌。
温伟哲苦笑着看了一眼,他知道,林启华生气了,只不过他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倒也挺好的,这个老友,是应该教训一下。
“启华竟然还会粤语?”沈漫妮等人都被吓到了,随即又兴奋起来,撇向一旁脸臭臭的徐泽伦:你不是讽刺启华连听都听不懂吗?现在如何?
只有谭雪一个人品味到了歌中的味道:没听过,而且,非常纯正的香江味道。
“无知井里蛙
徒望添声价
空得意目光如麻
谁料金屋变败瓦”
那些无知的井底蛙,一心想抬高自己的名誉和身价顺境得意时目光如麻,不料转瞬成空,金屋成败瓦
温伟哲等人也慢慢抛开其他思绪,细细体会其中意味,这并不是一首励志性质的歌曲,它没有那么上进,甚至有些游离于入世和出世之间,但是却非常意外地直指内心,让人从心中感到认同,而这,恰恰就是很多普通人的状态:承认现实,不舍奋斗,不失人性。
而这,恰恰就是香江人一直以来推崇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香江人私底下的一种生活状态,在林启华的歌声中,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雷声风雨打
何用多惊怕
心公正白璧无瑕
行善积德最乐也”
冥冥中命运自有安排,该有的东西终会得到;若是命中注定得不到的,就不必强求了;雷声隆隆,风雨交加,不用惊怕;心地善良,待人公正,就像白璧一样无瑕,行善积德是最快乐的事也。
充满古风古意的歌词,简单而美妙的旋律,在夜风中,尤为动听,又有如一剂灵丹妙药,能让我们把尘世中的种种郁闷纠缠都看得淡泊些,有如山边一缕醒人的清风,天边一片素净的云彩。
或许要经历过很多,才真正明白,该来的终究会来,不会来的也无须痴心等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琴声悠悠,林启华轻轻吹起了口哨,船上众人也随着旋律轻轻拍掌,如此美妙的旋律,让人沉醉。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比海里沙
毋用多牵挂
君可见漫天落霞
名利息间似雾化
君可见漫天落霞
名利息间似雾化”
人就像海里的沙粒一样渺,(家里人)就不用过于牵挂了,你看,名利就如同那漫天落霞,息间如雾般消散。
林启华唱完最后一句,微笑着开口道,“我对香江音乐充满了敬佩和好感,它们在上个世纪创造了无数经典的音乐,引领了华语乐坛第一次的音乐潮流。
粤语歌,唱起来,更是古韵十足,让人口齿留香,因此,我对所有坚守香江音乐的音乐人充满了敬意。
但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坚守的同时,也要看到世界音乐乃至华语音乐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主动融入其中,再创香江音乐的辉煌,我想,以香江音乐的深厚底蕴,并不困难。”
“事实上,如今,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