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阴错阳差(第1/2页)豺狼佳人

    潘濬在一旁听得茫然。rg

    马忠已经捋清楚了思路,很显然,庞统在一开始的确在认真的执行着周瑜的密计,推动荆州军大西征。

    从后来荆州军的动作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时候是因为刘备嫌他丑,所以宝宝不高兴了,准备把刘备往火坑里推。

    可是慢慢相处着,两人也都彼此发现了对方的温柔。

    这时候庞统的心都要碎了。

    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平平淡淡的相遇?!

    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有一段美好的君臣相知!

    为什么我竟然是个卧底?

    这让我怎么对的起心中的义气!

    沉浸在痛苦中的庞统只能无力的继续推动着自己的计划,他甚至不敢轻易把这件事出口。

    正是因为拥有了,所以才更害怕失去。

    庞统浑浑噩噩的执行着周瑜的计划,除了内心的茫然之外,其实他还有另外的想法。

    因为庞统的强大不仅在于他是个几乎完美的密谍,还在于他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智谋之士,他是南州之冠冕!

    他早早的就看出了江陵这片土地是什么样子,这块心无所属的浮土根就栽不下王道的根基。

    无论是为了执行周瑜的计划,还是为荆州军考虑,大西征都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庞统在奋力推动大西征战略的时候,心情无比的混乱复杂。

    正是因为他明白鲁肃的虎视眈眈,所以提出的策略无比的激进。

    在刘备和刘璋相会的时候,庞统提出,可以直接将刘璋抓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夺下川中。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刘备不敢冒险,在刘璋回了CD之后,庞统再次连出三策,第一快速带兵前往CD斩首刘璋。第二,将杨怀、高沛骗出来斩首这两个大将。第三,我们赶紧跑吧。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CD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CD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在庞统的计划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他的思路,要么速速了结川中的战事,要么赶紧就跑。

    在后面他还很露骨的道,“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不知道刘备是真的有天命在身,还是读懂了庞统的潜台词。

    他虽然不够激进,但还是选择了斩首益州大将,迅速突破防线的做法。

    刘备的战争进展顺利,庞统却来感到时间不够。

    他的内心中充满了挣扎、矛盾和痛苦。

    如果他能完成周瑜临终托付的密谋,既可以对的住亡主,又能以一己之力大兴江东。

    这样的功业恐怕管仲乐毅也就如此了。

    但是,——偏偏却对不住刘玄德。

    在刘备连连获胜的庆功大会上,庞统终于一反常态的和刘备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两人大吵一场,不欢而散。

    之后刘备后悔,将庞统重新请了回来。

    刘备问道,“刚才咱俩吵了半天,到底谁对呢?”

    庞统长叹一声,深情的道,“玄德啊,咱俩都错了。”

    在之后的很短时间,庞统就在攻打雒县的时候,带兵冲锋,死在了乱箭之下。

    庞统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对刘备和盘托出了周公瑾的计划,让刘备有机会实现这个在历史上有些不可思议的川中大回转,及时的应对了孙权的速攻。

    而庞统却觉得自己难以面对天下人,他对周公瑾不忠,对刘玄德不义,所以无比激烈的选择了在雒县冲锋,战死沙场!

    在蜀国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无比感慨的道,这个好男儿啊,实在有着难以言的美。

    “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

    相貌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在整个三国以丑陋著称的庞统,最后以“美至”完美谢幕。

    ——你的才学如此耀眼,皮相已经遮掩不住,整个南天下,你是第一等的好男儿。

    纵然庞统出了自己江东密谍的身份,但是刘备却不忘彼此的初心,仍旧将杀身相殉的庞统视为自己忠诚的臣子。

    ……

    惟此义宗,亡身报德!

    亡身报德啊。

    这几个字实在有太多的话要对后人讲。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马忠叹息不已。

    或许正是出于庞统为刘备的谋划,刘备才会狗急跳墙似得,迎娶了吴懿的妹子,火速的完成了和江东军的割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