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升学遭阻(第2/3页)从政典范

局长说了这事:“小伙子二十七八岁,正当年,各方面都不错,又肯干,很难得,单位特别需要。”

    当着和副厅长的面,龚县长觉得这样的事情也简单,不必挤占厅长的时间,就给身边的秘书交代:“回头记着给人事劳动局长打个电话。”

    秘书办事牢靠,马上向车局长要了这个考试对象的名字。

    贺国荣参加工作是在外地的化工厂。开始干装卸工,接着读了两年工人大学,回到车间后改做修理工。在厂子里前前后后干了八年。这一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调到贵山县水利局,在水文所搞资料管理,干了足足两年。转干文件规定各单位各部门凡在以工代干岗位上干满一年的人员,年龄三十五岁以下,均可由单位推荐,自愿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贺国荣还在想着自己是不是符合条件呢?局长车向前就表态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我们是业务技术单位,要让自己的技术得到承认就得当干部呀。”

    在工厂里,工人是主力军,处在生产第一线,占绝大多数,干部极少,凤毛麟角。而水利局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编制结构以干部为主,工勤人员比例极少。打字收发,资料管理,看门打扫卫生,工资待遇也要差一大截。从当工人到当干部,无疑问是一个跨越,要不是因为照顾家庭调过来,贺国荣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

    车局长又说要给一定时间,让回家安心复习,确保顺利考过。贺国荣又紧张又激动,和家人探讨起来。妻子说为了保证安心复习考好试,家里的事就不用管,小远驰我会带好,必要时还可以送去乡下几天,交给爷爷是很放心的。

    祖父特喜欢孙子,夸他聪明伶俐,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一些三字四字歌谣,都是尊老敬老,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内容。对不上班在家复习的事,父亲明确表示不赞成,还说当干部当工人没啥区别,只是个名称而已。考考试也没啥,有多大本事就用多大力。

    祝明霞明白公公的心思,但又担心贺国荣底子差,如果不集中复习的话,可能会考得不理想。贺国荣也在想,这次转干考试考的是高中课程范围,自己虽然一直在自学,难度却很大。接受了领导的安排,那就意味着得加倍努力,而万一自己自学不到位,能力有限考不上,那就辜负了领导。心情有点复杂,但还是没有放下工作,本职工作和新接手的事都按时保质完成,一样也没有拉下。

    贺国荣在考场门口,看见一个胸前挂着红牌子的人,目不斜视,挺胸走步,觉得眼熟。原是初中的同学李幸福,初三那年随他父亲调地区去了。贺国荣有些惊异,心里道:嗬哟,老同学变化可真不小,成了一名真正的领导干部呢,而且是在这样要害的部门。

    贺国荣真的很想走过去和老同学见面,然后谈上几句。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正要进考场,面临人生一个转折点,老同学就登场了,难道是天意安排?不过刚要迈步,脑海里掀起一阵波澜,想起初中毕业升高中时那一幕,瞬间那股激情就化作冰水,黯然消退。

    那年贺国荣十五岁,准备升高中,这是和父亲商量后的决定,他将继续从家里拿粮食,交到学校抵扣学费和住宿费。家里余粮不多,他就利用节假日去帮别人家干点零活,换取一部分粮食,再不够的话,就借一点。初中时他的成绩不错,这也是支撑他想读高中,继续深造的一条理由。

    这时班上召开会议,推荐上高中的同学。程序是先填写个人自愿表,自己读一遍所写的志愿书,然后由别的同学谈谈看法,表明意见,这叫面对面。大家都说了以后,转过身去,背靠背给这位同学打勾或者划叉。因为有名额限制,全班四十一个同学,给的名额三十个。之前已经有五个同学表明不继续读书,要去打工,干农活,已经离开了。这样一来,剩下的三十六个中要刷下六个,竞争不小。

    贺国荣读志愿书的时候,精力很集中,表情也专注,努力使自己的声音明朗。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投来赞赏的眼光。像他这样的比较艰苦的条件,怀有这么热切的心情,又联想他在班上的表现和成绩,觉得同学们一定会同意他。

    他读完以后,静静地坐着等待大家的发言。他多想听到:“我同意贺国荣同学上高中”这样一句热情话,那他多感谢大家啊,都在想到时候站起来,是给大家鞠躬,还是敬队礼?

    突然他听到坐在邻桌的李幸福发言了。李幸福一开口就说:“我不同意。”

    贺国荣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迅速转脸去看李幸福。平时两个虽然来往不多,不是一下课就在一起交流,放学后也没有一起走,但是并没有什么隔阂呀。为什么要不同意呢?再说,刚才你读完自愿书以后,我是很快就表了态,完全同意李幸福同学上高中的呀。

    李幸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看到很多同学不理解的眼光,就清了清嗓子,明明白白说:“他爸爸是一个坏分子。”

    这句话就像一块石头丢进水池,激起了阵阵波澜,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发觉身边这个平时看去老实勤奋的同学,竟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